1.为什么战国时期齐国和燕国的货币是一样的,而战国七雄其他国家的货币都不一样?

2.战国时期各国流通的货币不同,秦国为半两钱,齐国为刀币,赵国为布币,楚国为什么?

战国金器多少钱一克_战国印子金价值多少

古钱有正用品和非正用品之分,所谓正用品,是指在历史上曾经正式发行和使用过的货币,其中包括因为货币的需要而铸造,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正式发行或流通的钱币。所谓非正用品,我们也可以统称之谓压胜钱(亦称厌胜钱、押胜钱),包括吉语钱、镇库钱、信钱、花钱、打马格钱、宫中行乐钱、瘗钱等等,它们不是货币,不能行使货币职能,但从文化意义上来看,它们和古代的铸币一脉相承,无论从材质、形制、铸造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实际上,铸造精良的压胜钱多是出于官炉,出于专门设置的钱监。

古钱还包括了生产铸造过程中的一些遗存物,譬如:样钱、祖钱(雕母钱)、母钱,以及早期浇铸钱币使用的各类钱范。 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是以物易物。

从商代开始,人们为了方便和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开始用贝壳来进行商品交换。因为海贝产于海洋、来之不易。贝壳小巧玲珑、色泽光洁,是古人喜爱的装饰品。它坚固耐磨、便于携带、体小价高,所以,被人们当作货币使用。这也是很多同价值有关的文字,如财、货、贫、贱、买、卖等,多从“贝”的来历。贝的计算单位为朋,五个贝穿成一串、两串为一朋,即十贝。《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篇中就有“赐我十朋”的记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真贝渐渐地供不应求了。

春秋战国以来,人们交换商品是用真刀、真铲等工具来进行。既不方便,也不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后来,改为小的刀、小的铲,开始流行铜铸的刀币、布币,这样就有了“钱”。钱,其实就是铲,货币的俗称。本为一种农具,类似现代的铲。作为交易的媒介物,人们仿铸成铲状的铜币。钱也由工具转为货币义。铜铸的刀币、布币流行,贝币渐渐失去了货币的资格。

战国时期的初级钱币有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四大体系:布币,是指铜铸的鎛形币。鎛形状如铲,也就是钱,鎛和布同音借,故名布币。布币的发展分为原始布(空首布)、中期布(平首布)和晚期布(初行钱)三个阶段。初行钱就是公元前336年秦惠王发行的秦币,也就是环钱和半两铜钱的前身。刀币,铜铸的刀形币,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成。原是齐国各地所用的货币,按形状分有大刀、小刀两类。大刀制作精致,刀面铸有文字,也称齐刀,重约50克;小刀重量轻、种类多,流通于燕、赵等国。环钱,是一种圆形、中间有方孔或圆孔的古铜币。主要流通于魏、秦等国。发现最早的环线,是在河南辉县固周村战国墓出土的垣字钱。蚁鼻钱,是一种椭圆状的古铜币,流通于楚国各地。币正面凸起、背面平,正面铸有贝、晋、斋、行、君、金等古字,重约5克。由于状如人面,俗称“鬼脸钱”,钱上字形笔画像蚂蚁,乃称蚁鼻钱。此外,战国时期还有一种以黄金为材料的铸币,叫“爰金”,它是我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金币,流通于楚国等地。币上铸有阳文。文字书写状如印章,故又称“印子金”。今发现的有郢爰、陈爰、专爰等几种,都是楚国的金币。爰金在今皖、豫、鲁、苏、陕、鄂等地都有出土。现发现最大郢爰共54块,在江苏盱眙出土。爰是古代货币单位,也是重量单位。爰金零星使用时,要将其切成小块,量称支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等钱币,以“半两”做为货币。即用秦国后来的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汉代所铸的方孔钱仍称“半两”,但重量不断减轻。如吕后二年(前186年)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前175年)减到一铢以下,称为“荚钱”。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又铸三铢钱。并于元狩五年(前118年)废“半两”,改行五铢钱,铸文“五铢”。这种五铢钱从东汉开始使用,各朝沿袭,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使用时间长、币值较稳定,成为我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钱币。

王莽称帝期间,实行宝货制,时称钱为“泉”,又增加了“泉货六品”和“布货十品”两套钱币。泉货六品又称“六泉”,是王莽宝货制中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和大泉。小泉直径六分、重一铢,值钱一文,上面有“小泉直一”文字。其他泉币的直径、重量、价值各不等。六泉都是不足值的钱币,但小泉和大泉两种钱币流通甚广。布货十品又称“十布”,也是王莽宝货制中的十种布币的总称,即小布、玄布、幼布、原布、差布、中布、壮布、弟布、次布和大布。小布重十五铢,长一寸五分,值一百文。其他依次递增一铢,长增一分,面值增一百文。大布重二十四铢,长二寸四分,值一千文,流通较大。其他各布难以辨认、极易混淆,流通不便。

中国古代钱币还经常以皇帝年号来命名,亦称“年号钱”。由五胡十六国的成汉国率先铸造。338年,李寿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为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年号汉兴。开始铸“汉兴钱”。不久,南朝宋于孝建年间(454年)铸“孝建五铢”,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495年)铸“太和五铢”。年号钱成为定制自宋代开始。宋代年号更改频繁,铸的年号钱也特别多。元以后,历代所铸的钱,基本上都是以年号命名的。如元代的“至元通宝”、明代的“洪武通宝”、清代的“乾隆通宝”等。

通宝,是中国唐以后钱币的一种名称,因铸文中有“通宝”字样而得名。在钱币上铸“通宝”字样,起源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而铸的“通宝”。通宝重二铢四垒,十枚重一两。从此,铜钱不再是重如其文,以重量来铸名了,改称“通宝”流通。钱币也真正开始成为货币符号,不再以货币自身价值来交换了。以后历代都沿用通宝,并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铸于币面。如后梁的“开平通宝”、南唐的“通宝”、北宋的“太平通宝”,辽的“重熙通宝”、金的“大定通宝”、元的“至正通宝”、明的“洪武通宝”。而辛亥革命后广东、福建等地的“民国通宝”则是我国最晚的通宝钱币。

古代铸钱除普遍用铜质做为钱币主要材料外,还使用过铁、铅、银、金等质料,后来又发展到纸币。

先说铁钱,即以铁为币材的古钱币。铁钱铸币始于汉代的公孙述,传世有铁半两、铁五铢等。当时铁钱和铜钱的比价是二文当一文,任肪诗中有“铁钱两当一”之句。唐代钱币中也有铁质的。五代十国中铁钱较多,如后梁的“通宝”大铁线、后唐的“乾封泉宝”大铁钱、后晋的“天德通宝”大铁钱。铁钱使用最多的是两宋时期,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清咸丰四年(1854年)也曾铸造铁钱,其面额有当五、当十、当千几种,由于铁钱价低质劣,造成了严重的物价上涨。咸丰七年,北京商人罢市,拒用铁铁,九年,朝廷停止铸造,铁钱寿终正寝。

铅钱,也就是以铅为币材的古钱币。这是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铸造的,与铜、铁币同时流通。史书记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的“通宝”。其后,南汉乾亨二年(918年)等“乾亨重宝”,以十枚当铜线一枚。清咸丰四年(1854年)曾铸有大小铅钱,有制钱、当十、当五十、当百、当千等几种,引起严重的物价上涨。七年停铸。

银元,又称洋钱、大洋等,大型银币的通称。银币的铸造,始于九世纪的欧洲。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属地墨西哥大量铸造,后很多资本主义国家效仿。明万历年间流入到中国,故称之为洋钱,又叫鹰圆。我国自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开始自己铸造,称之为“乾隆宝藏”,光绪十年(1884年),吉林机器局首先用机器制造,铸文“光绪元宝”,背面铸蟠龙文,俗称“龙洋”,其后各省相继仿造。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宣布用银本位制,定国币单位为圆。铸造的银币名“大清银币”,后因清朝被推翻而未实行。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开铸有孙中山半身侧像的开国纪念币:1914年又铸造袁世凯头像的银币,俗称“袁大头”,重七钱二分,成色为890‰。1933年国民党又铸有帆船图案的银元,俗称“船洋”,重26.61克。1935年,国民党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抗战后,因通货膨胀,银元又开始流通。

金银锭,我国早在殷商后期就使用黄金,主要作为贮藏和支付。战国时期就铸有方饼状的“爰金”。以后的朝代,黄金被铸成方形、圆形、条形、马蹄形等。此时金锭多做宝藏,作为宫廷赏赐之用,成语中就有“千金一笑”的典故。流通主要靠银锭,先秦时就有银布币,今已出土发现18枚。元朝称50两重的银锭为“元宝”。元宝又称“宝银”,始于元代,有些银锭上记有银匠姓名、铸造年份、重量等。清代,银锭种类分为宝银、中锭、锞子三种。宝银就是马蹄形的元宝,重50两,成色不等;中锭有称锤形、马蹄形之分,称小元宝,重10两;锞子则为镘头形的小锭,重1至5两。清中叶后,铸造元宝要经公估局鉴定,批明重量和成色才能流通。“元宝”还是古代自唐代以后对钱币的一种通称。因唐武德四年(621年)铸的“通宝”,亦称“开通元宝”而得名。使用时一般在元宝前冠以年号或朝代。唐大历年间的“大历元宝”、宋太宗时的“淳化元宝”、元代的“中统元宝”、清末的“光绪元宝”。这一点,和通宝雷同。 除此之外,古代还流行一种纸币,如交子、钱引、关子、会子、交钞、宝钞、和银票等。

交子,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初,四川使用铁钱,体重值小,流通不便,民间商人开始以纸币代替钱币,名为“交子”。上面有图案、密码、花押、图章等。交子可流通,也可兑现。开始是分散发行,形制不一。后由十六户富商联合发行,其形制统一,面额也可随时填写。后来,由于兑现不畅、争讼不息,遂为禁止。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由官府接管,改为朝廷办理,在四川设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面额可临时填写,有一缗(一千文)至十缗,交子以铁钱为现金准备,分三年兑换一次,称为一界。从四川流通扩大到其他地区。开始币值还稳定,后因供应军饷,弥补财政亏空,超额发行,招致贬值,后改为钱引。

钱引,宋代的另一种纸币,也称川引。就是领钱的凭证,如兑换券。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因交子贬值,而以钱引代之。朝廷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钱引形制比较美观,用六颗饰有花纹的印来印制,分红蓝黑三色,并印有界分、年号和面额。后也因为不能兑换而贬值,从一贯贬到十余文或数十文不等。

关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开始发行,当时婺州(今浙江金华)屯兵,不通水路,铁钱运输不便,朝廷造关子,号召商人在当地用现钱换关子,再到杭州、绍兴官府的榷货务领取现钱。因此,关子相当于今天的汇票。此后,关子扩展到两淮、湖广等地。后也因为不能及时全部兑现,商人不愿用。绍兴十六年改发会子。

会子,也称“行在会子”、“东南会子”,南宋的主要纸币。最初由商人发行,叫便钱会子,后归地方发行,户部办理。币面印有发行机关名称、界数、面额、举报赏格及图案花纹,还印有“敕伪造会子处斩,赏钱一千贯”等字样。面额初为一贯,后增发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三种,流通于两淮、湖北、京西等地。后也因为发行过滥而贬值。

交钞,金元两代发行的纸币。金人建国初期因国内铜少、币不足,而沿用宋辽旧钱。海陵王贞云二年(1154年)仿效宋朝交子发行纸币,名为“交钞”,也称钞引。与宋、辽铜钱通用。交钞分大小两种,大钞有一、二、三、五、十贯五种,小钞有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文等五种。大小交钞均以七年为界,到期换取新钞,后改为永久流通。交钞四周有花栏图案,印有金额、发行机关、日期、告捕赏格、流通区域及换新手续费等,后也贬值。

宝钞,是中国元至清的纸币名称。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发行“至元通行宝钞”,面额从五文到二贯不等,共11种。明初洪武八年(1375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禁止使用金银、面额为一百文至五百文和一贯等六种,成为明代唯一的国家纸币,发行后即贬值。英宗以后开始使用银。清咸丰三年(1853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发行以铜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也称“钱票”,咸丰十年(1861年)因贬值而清理停用。

银票,即南宋以后用来代替银两通行的纸币。最初为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发行,面额有一钱和半钱两种(当时四钱折合一千文)。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发行的“至大银钞”和清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的“户部官票”,都是一种银票。清代,银票是由钱庄、官银钱号局、当铺和少数银行发行。

以上各种纸票的发行,在历史上是个进步。它便于携带和交换,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商品交换需求,使货币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纸币的弊端也很明显,它发行混乱、管理不力、难以兑现,常引起通货膨胀,也可以说是历史上一种不完善的钱币。 一看历史价值。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前必须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二看现存数量。齐、燕、赵等国的刀币,韩、魏、秦等国的布币等年代久远,比圆形钱稀少,价格昂贵。存世数量少的钱币还有唐代叛军史思明占领洛阳后铸的“得壹元宝”,后发现“得壹”两字不吉利,便改为“顺天”,铸“顺天通宝”。这两种钱币传世很少,“得壹元宝”尤其罕见,为稀世珍品。

三看文化价值。一些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类,则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艺术价值极高而备受青睐。如汉代王莽新朝时的“货泉”、“布泉”等钱币,用的是垂针篆;北宋仁宗时所铸的九叠篆书体“泉体通宝”,是中国最早的美术字,为收藏珍品。

四看品相。无论钱币珍罕与否,凡有币面模糊、轮廓缺损、锈蚀严重、看相较差者,尽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钱币时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纹、星纹等标识,古钱的鉴别以背文来区分铸造年代和地址,品评其稀珍。一般来说,钱币背面有月纹、星纹等记号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价值。值得收藏的钱币中,用金、银、白铜等精制而成的宫廷钱币,铸量少,质量佳,属珍贵文物。 唐以前,从春秋战国至秦汉钱文的读法基本依汉字书写习惯,由右向左读,如“半两”、“五铢”等,也有一些特殊的读法,比如从左至右、传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读。这种情况下双字钱文一般不容易误读。最容易读错的是多字钱文圜钱,大多依圆随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读。如“漆垣一釿”、“铢重一两·十二”等。

唐以后各代多以“通宝”、“元宝”作宝文,顺读、旋读并行,形成一定的结构。

明以后建立了专以“通宝”为宝义、顺读的固定结构,其间的演化过程容易造成误读,如受唐“乾元重宝”的影响而将宋的“乾道元宝”误读为“乾元道宝”等等。

只要掌握了各代钱文规律,即可避免这种错误。

顺读:按上下右左、先纵后横的顺序读,始见于新莽的“六泉”,至元明清占绝对优势,遂成定型。如“小泉值一”、“咸丰通宝”等比比皆是。

旋读:按上右下左顺时针方向旋读,宋钱中较多,元以后绝迹。如“大泉当千”、“大夏真兴”、“天福元宝”、“淳化元宝”等。

先纵后左横读:按上下左右顺序读,极为少见,有“乾亨重宝”,且“重宝”二字为传形,是汉以后所仅见。

右起先横后纵读:按右左上下顺序读,如“永安一百”、“太平天国”等。

左起先横后纵读:按左右上下读,仅见“永安一十”孤例。

此外,新莽时期所铸仿古布向十品的钱文是以上下两横列为序,先上列后下列由右向左读,如“么布一百”至“次布九百”、“大布黄千”等,是比较特殊的读法。 古代货币形制十分复杂,仅用作货币的的币材就不下几十种,如铜、铅、铁、金、银、玉、龟、贝、牲畜、皮革、谷帛、纸张等。但沿袭几千年的基本形态是方孔圆形铜钱,其标准式样是西汉元狩五铢、上林三官钱及唐初通宝,轻重适中,重约4克,肉好皆有周郭。此外也有圆形圆孔、圆形无孔、铲形、刀形、长方形(钱牌)、不规则椭圆形等形式。同一钱,又有大小、轻重、成分、质料、版别、钱面文字、钱背符号、有郭或无郭、重轮、重好、四出、决文、传形等区别,有合背、合面、剪边、磨边、对读、旋读、复文等不同情况,按钱币性质分,又有记重钱、记值钱、年号钱、国号钱、记号钱、纪年钱、镇库钱、纪数钱、厌胜钱、庙宇钱、撒帐钱、罗汉钱、对钱、母钱、祖钱、开炉钱、样钱等,这些情况有时有两种以上并存现象,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至于钱币鉴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专门分类,那就更多了。

铜钱最普通的形制是小平钱,即一文小钱,又称平钱,它是使用铜钱时代的最小货币单位,其直径约2.4—2.5厘米,重约3—4克,又有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甚至当百、当千大钱。

为什么战国时期齐国和燕国的货币是一样的,而战国七雄其他国家的货币都不一样?

我国古代的黄金主要产于楚国。楚国有一种有铭文的金钣,这种金钣大多呈方形,少数呈圆形,上面用铜印印为若干个小方块,看似乌龟壳。完整的重约500克,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

金钣上的铭文有郢爰、陈爰、专爰、隔爰等。这些带“爰”字的金钣,习惯上被称为“爰金”或“印子金”。爰金有形制、铭文、重量,是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

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陕西、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均有发现,尤其以郢爰为多。

“郢”是先秦时楚国都城的名称,首都郢始建于公元前689年,位于湖北江陵,后几经迁移,公元前278年秦军破楚郢,楚王迁至陈城,即今淮安。至公元前241年,考烈王又在寿春即今寿县建都,名为郢。

“爰”是楚国的重量单位,一爰,即楚制一斤,约250克。从出土实物来看,整块金钣的“郢爰”每件约重250克至260克,正面都刻有排列整齐的“郢爰”印记,印记多少不等。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限于上层社会,而且只在国际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大宗交易时才使用。它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金钣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通过特定的等臂天平,称量使用。

楚国有铭文的金钣

战国时期各国流通的货币不同,秦国为半两钱,齐国为刀币,赵国为布币,楚国为什么?

size=5][color=Brown]蚁 鼻 钱

有文铜贝是楚国的青铜贝币,称为蚁鼻钱或鬼脸钱。这种名称并不是楚国贝币原来的名称。而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最早记录这种铜仿贝为蚁鼻钱是宋代洪遵《泉志》,他说:“此钱上狭下广。背平,面凸,有文如刻镂又类字,也谓之蚁鼻钱。”这里并没有详细的说明刻镂的是什么文字的贝,大概是铸有“紊”字形和“咒”字的两种。“紊”字形贝,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阴文“紊”字形就如同一只蚂蚁爬在鼻子上故称之为蚁鼻钱,“咒”字贝,钱体与蚁鼻钱相同。“咒”字仿佛是一个鬼脸,所以被后人称之为“鬼脸钱”。后来有文字的铜贝统统被称为蚁鼻钱。所谓“蚁鼻”本喻轻小,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钩(剑名)”,意思就是只因轻微的缺陷舍弃了无价的宝剑,可见蚁鼻钱就是小钱。

楚贝的铭文有“紊字形、咒、安、君、忻、金、行”等等,“紊”字,有人将其解释为“圣桼”(降率),也有人认为是“五朱”、“各六朱”等的合体字。“咒”字多解释为“贝”、“哭”、“贝化”,钱文的含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建国以来,蚁鼻钱多出土于河南、江苏。鬼脸钱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发现,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4.37克。以出土的地点墓葬和数量上看。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公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 [/color][/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3:20

[align=center][size=5][color=Brown]刀币[/align]

我国历史货币中还有一种刀形币,后世称为“刀币”。

春秋时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刀削(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

“刀币”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说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和和谐美。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而整个“刀币”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这些精确的设计和巧妙的构想,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以后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此时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color][/size]

[[i] 本帖最后由 四月的血丝玉 于 2005-10-13 18:53 编辑 [/i]]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6:54

[align=center] [size=5][color=Brown]齐刀[/align]

齐国铸造,主要流通在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齐刀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经发现并著录的齐刀有“齐法化”、“齐之法化”、 “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等数种。其中“节墨”、“安阳”、“齐”均为地名,“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安阳”即今山东曹县一带,“齐”指齐国都城临淄。根据实测:齐之法化一般长18.3-18.5厘米,宽2.87厘米,重44.5-50.5克;节墨之法化一般长18.5厘米,最宽2.8-3厘米,重59-61克;安阳之法化长18-18.5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4.5-47克;齐建(造)邦长法化约18.2-18.5厘米,宽2.6-2.9厘米,重42.3-47克;齐法化长约17.8-18.7厘米,宽2.6-2.9厘米,重40.8-50.4克,后两种是战国田齐所铸的刀币,其特征是刀币的外缘不断,币面的文字没有“之”字,仅为“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就是六字刀,据说当时是一种纪念币,传世极少,非常珍贵。公元前378-324年之间,也就是在齐威王到齐宣王时代,齐国以齐法化统一了各种刀币。 [/color][/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6:55

[size=5][size=5][color=Brown][align=center]尖首刀[/align]

刀币进入了春秋战国之际,扩大了它的范围。首先在燕国境内出现了“尖首刀”(包括“针首刀”)。燕出现刀币形式应是受齐国的影响。燕昭王颇能接纳人才,在位时开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渔阳、辽西、辽东诸郡。燕国铸有“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针首刀(刀首呈尖刺状)刀身与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长,刀柄有直纹,正面两条、背面一条,铜质不精,制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简单或无文,主要流通于长城内外,故又称“匈奴刀”。“匈奴刀”在日伪时期曾出土于承德、张家口一带,被日本人所得,现在多藏于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锐角)刀身通长15-18厘米,宽约1.8-2.6厘米,重约15-16克。其形制与齐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但都因刀刃上端显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纹,一端有刀环。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尖首刀”过去知道多出于河间、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国以来,14年辽宁省凌源县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队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币铭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5年山东临淄原齐国之故城西东石桥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现存完整的80枚;18年河北燕下都军营出土一批“尖首刀”计1845枚,最宽1.8-2.2厘米,铭文有:大、吉、阳、日、行、丙、上、古、矢等130余枚;19年战国中山灵寿城遗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战国早期遗址的文化层内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缘隆起,断于柄处,柄有两道脊线,个别为一道脊线,不伸入刀面柄首为圆环形,其铭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云等,其背平素,刀长约16.2-17.4厘米,刀首宽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据地层判断,“尖首刀”币要早于城内发现的其它刀币,而尖首刀单独出土,并无其它刀币混杂在一起的现象,因此,“尖首刀”比较中山国的刀要早些。从各地出土的尖首刀来看“尖首刀”与“燕刀”的关系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终改变了形制,刀尖缩成斜坡状,面文铸有一个“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国铸行的“法化”,而是燕国境内一些地方民族为商业需要而铸行的货币。晚期“尖首刀”上出现明字,是明刀的先导。 [/color][/size][/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6:57

[size=5][color=Brown][align=center]燕明刀、磬折刀 [/align]

燕国的主要刀币是“明刀”,由于在这种币面上铸有一个“0D”字符号,此字的形态变化很大,对于它的解释,诸家各异,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称“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铸有文字或符号,现已有几百种以上,一般都是铸地或铸造炉次的标识。其中背文为“齐”者通常被认为是齐国铸造,而称之为“齐明刀”,其它种类的则多称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于燕之建国,而燕人铸币应该铸空首布或贝,也不会刚开始就铸“明刀”。因为燕人在关中时使用布、贝,到燕地后,燕昭王复国后才铸行“明刀”。其刀首较窄,刀尖较钝,刀背弧度小,中断,因文字以一个“明”字而著称,长约14-17厘米,宽约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及河间、保定、辽宁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状态分为“圆折刀”与“磬折刀”两种。

“圆折刀”一般说来是一种体形较大的刀,长约12.8-13.5厘米,宽1.6-1.9厘米,重约14克。其型式与“尖首刀”相同,只是刀的面纹有一个“燕”字,背文分别有左、右、内、外、中,并配以其他文字,这可能是纪范文。刀身与刀柄连接处呈圆形。背文比较复杂,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又称方折刀),一般体形较小,长约12.4-13.3厘米,宽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仅重1.4克,这是个别现象。刀身与刀柄连接处是方折,古钱家称这种方折为“磬折”。其字体长大,雄伟豪放,风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炉,外有工、行、化等单字。燕昭王派遣乐毅伐齐,占领其七十二城,达六年之久。在齐国所铸造的“刀币”也有圆折的,颇厚重,通常视作燕刀中的珍品。“圆折刀”有减重现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约是惠王时出的,在此期间一方面因为齐国的将领田单失败,齐国的领土尽失,另一方面又与赵国失和,连年战争,造成经济上的困难促成了货币减重现象。

此后,燕国可能推行了一次货币改革,废止了圆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旧,重量减轻。改革之后,好像安定了一个时期,又开始减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铸工粗糙,但数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学者们推断可能是燕王在辽地所铸,但不久就被灭亡,故而所出不多。这种外缘方折下垂特长的匽刀,出土多在山东半岛及济南、益都、肥城、莒县、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阳、齐等,有的记数及干支字,出土的数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币”应当在千年以上,前后共经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区可谓安定得多。只是地处偏僻,工艺落后,其刀币略显粗糙,然而却具有一种深厚的乡土风格,率直生动,齐赵两国有所不及。 [/color][/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7:02

[size=5][color=Brown] 齐 刀

齐国在姜氏公室时代的货币制度,现在还无法确知,大约“刀”、“布”、“圜钱”都在民间流通过,与三晋的情形不会有很大的差异。春秋末期,大夫田氏专权,大力推行刀货,为其谋国篡位的手段之一,刀币开始在市场中占据主力地位。到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田氏灭姜氏而建立了齐国,其刀币就逐渐成为齐国的法定货币。

齐刀中的“齐之法化”俗称“四字刀”,长约17厘米,宽2.8厘米,面文瘦劲有力,朴拙秀雅。背文接近刀首部有“≡”,下标“|”、“?”,再往下还有日、上、夻、甘、化及数字等。正面的文字解释也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齐”字为国号,“夻”字被解释为“法”,新的解释为“圜”。也有好多人认为应该解释为“太公”二字。称作“圜”的人说齐国的始祖姜太公做过圜法,所以应该读“圜”,称作“太公”的人说应该是纪念姜太公的,却不知道这种钱是田氏所造。当时,田常、田盘等霸据齐城,诛戮姜氏宗室,有势力的官员,凶狠无比。同时发行新钱,控制市场、聚敛财富,所以称这种钱为“法化”,正如魏国称其钱为上金是一样的,所以它有可能解释为“圜”,却不能解释为“太公”。关于背文中的“三”,有人认为三是与下面的十字配合起来,读作“三十”,是纪值。其实,这是当时钱币的符号,“空首布”、“尖足布”都有这个符号。而这个“十”字确实是纪值的。齐国原先行用“布币”与“圜钱”,田氏作刀币,以一抵十,平衡食粮,控制物价,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办法,与刘禅铸“直百五铢”是同一手法。“法”字则是属于吉语一类,其意思为平,为值,可与釿通意。另外的字,或纪值,或纪地。齐刀身部粗壮,柄部细弱,俗称断缘。起铸造工艺与铜的质量都非常精良,是用石范铸造的,故而十分规整。这种钱没有见到减重现象,可见发行是成功的,这为田氏奠定了谋国篡位的基础。 [/color][/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7:03

[size=5][color=Brown]六字刀

“齐造邦长法化”俗称“六字刀”,是田氏列为诸侯时的开国纪念币。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田和承梁惠王求魏侯代请于周,周王立田和为齐侯,正式建立齐国,乃铸造“邦刀”纪盛。所以其文字定为“齐造邦长法化”,背文多一字,通长18.2-18.5厘米,宽28-29厘米。其中第“一字”解释为“齐”,第二字解释为“徒”或“途”,“齐之法化”现代解释为“造”,第四个字过去解释为 “就”, 现代解释 为“长”;背文除纪值的十字与纪范的数字与前品相同外,又出现一些文字,如司、工、日等,这可能是新建铸造厂的代字。这种刀的范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不断缘的,一种是断缘修补的。因此有人认为造“邦刀”应该铸过两次,第一次在安王十六年,当时被列为诸侯时,因为出于仓促,便把旧范精加修整,用来灌铸,所以有断缘的痕迹;第二次是在二十六年,从新雕刻钱范,大量铸造。这种刀币都出自石范,精美绝伦,一向被认为是刀币中的佳品。[/color][/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7:04

[size=5][color=Brown]三字刀

“齐法化”通常长17.8-19厘米,宽2.6-3厘米,重40.8-52.4克,被称为“三字刀”,是田齐建国以后通用的法币,有纪地的,如丘、安、方、易、白、公、平等,也有类似吉语的,如吉、行、大等。三字刀流通的时间很久,区域也极广,为齐刀中最多的一种,且无减重现象,是最稳定的货币。

“节墨之法化”被称为“五字刀”。节墨也就是即墨,本是地名,齐邑,在今山东平度东南。姜齐时代,一直是独立国家,春秋末被齐国吞并,后田氏之子谋国,得到即墨邑的支持,所以在田氏公室的统治下,能发行自己的钱币。即墨邑何时开始行使刀币,目前还不能确知,也许原先即墨独立时,就已使用这种奇特的钱币。现传世的“即墨刀”有两种,大型的长17厘米,宽2.7-3.0厘米,重51-61克。小型的长14-16厘米,宽2.0-2.3厘米,重33-35.5克,年代较晚。它们的制作都十分精细,断缘,绝不像是减重形成的,显然是同时制作的有系统的钱币,这是春秋时期的作风。同时这两种刀背文都没有三横竖,而是大型的篆字,风格极似尖首刀,制作时间比背文带三横和“齐之法化”还要早。所以有人认为即墨比田氏行使管制经济政策要早些,后以其经验行用于齐邑。同时“即墨刀”的范式也用齐邑的款式,行用不久便停用小型币。在“即墨刀”中有种背文为“辟封”、“安邦”字样的,被认为是襄王复国时(公元前279年)所铸的纪念币。

“安阳之法化”俗称“安阳刀”,也称作“五字刀”,文字比“齐之法化”略显粗壮,断缘,通长18.5厘米左右,宽2.8-2.9厘米,重44.5-50克,也有小型的。安阳为邑名,当然没有问题,但在齐国什么地方则众说纷纭。最早有人说就是《左传》所称谓的“安革”,在今山东济南附近。也有人说在今天曹县以东。据史料记载,传世的断缘安阳刀不会出于此出。另外有人以为安阳在今山东莒县附近,莒县一向是军事重地,安阳刀应该出自这里。学者们一向重视这一说法。按史籍所载,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田白代莒,占领了这个地方,可能在安阳铸钱,行用于莒地,以扩大其势力。二十六年之后,其子田和出造“邦刀”。“安阳刀”与“即墨刀”同时改制,用不断缘的范式。

总之,齐国的刀币选材精细,制作优美,其中“邦刀”尤为名贵,很早就被世人当成“吉祥符”,认为收藏这种刀币的人可以四季平安。齐国的刀币在各国“刀币”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color][/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7:05

[size=5][color=Brown]赵刀

赵国是三晋之一,行使的货币以“布钱”为主。赵国与燕国的货币经济关系较深,所以赵在国都邯郸及主要大城市也铸行刀币。荀况时(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赵国已成为刀布币并行的国家,在荀况《富国》一文中就有“厚刀布之敛以夺之财,重田野之税以奇之食,苟关市之征以难其事”的话。赵国铸行刀币不会早于燕国,更不会早于齐国。

赵国起初定都于晋阳,后来迁至邯郸,以其地域关系,工商业异常发达,铸造货币也超过其它各国。传世的东周古钱中半数以上出自赵国,当年的盛况可想而知。赵国的货币政策似乎可分成两个阶段。在晋阳时,曾经仿照魏国实行管制经济,发行釿布调节市场。当时以“釿布”为主币,“尖足布”为辅币。釿布由官府铸造,“尖足布”则由民间铸造。而民间的工厂为了牟取暴利,除尖足布外同时兼铸其他种钱币,或卖给外国人,或供应国际贸易商,所以各国各样式的钱币赵国都有出产。迁至邯郸之后,国力虽然不及往昔强大,但商业繁荣,却超过往昔。似乎放宽了管理尺度,改行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再推行釿布,改以“刀币”为主、“尖足布”为辅的货币政策,仍由民间自行铸用,不加干涉。此时铸造的刀币并不控制物价,而是一种普通性质的大钱。或一抵方足布五枚,或一抵圜钱十枚。当时在发行方面是非常谨慎的,以现在出土的赵刀数量上来看也是非常成功的。目前传世的“赵刀”数量不多,而减重的现象不是很明显,与“燕刀”大小相同,也并非“齐刀”所能比的。

“赵刀”主要是“甘丹刀”。甘丹即邯郸。赵刀首部稍圆钝,背稍微曲,刃稍凹,柄有脊纹二道,环作椭圆形,环孔较小。一般可以分为大小两种。大者通长13.8-14厘米,宽1.5厘米,重8.8克左右,背多无文平素,但也有“田”及数字等字,文字与外缘都比较细弱。材质为青铜,提炼精细,富有抗力,这种刀币的数量不多,究其原因,可能是铸行不久便停止了。小者较短、窄、薄,刀背直,刀刃稍凹、有廓,柄也有脊纹二道,柄底较平,孔呈椭圆形,通长12.5厘米,首部宽1.3厘米,重3.5克以上。邯郸刀文有的是“甘丹化”,通长13.8厘米,首部宽1.6厘米,重8.2克。按赵于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成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53年)魏国攻占邯郸。邯郸刀的铸造工厂可能在此后中被破坏,故改出“白人刀”。“白人刀”比邯郸刀略微轻小,刀身直而不曲,环作椭圆形,正面币名“白人”、“白人”、“白”等。这种钱铸于柏人邑,白人即柏人,在邯郸以北,今河北唐山一带,春秋属晋,战国时归赵。这种刀有三种形式:一、刀柄有脊线二道,柄环呈椭圆形,平底,有廓,背多平素,也有一、五、六、十、廿一等纪数,也有化、丘等单字,长13.4厘米,刀首部宽1.5厘米,重7.5克。二、刀首平斜,刀柄刀环与前者相同,长13.1厘米,刀首部宽1.3厘米,重6.7克,铸造整齐,只见白人即白人化两种。三、长13厘米,首部宽1厘米,刀柄刀环呈三角状,穿孔是一个等腰三角形,面文有“白”字,个别有“化”字,面背均无廓,有的白人刀背文有刀、厂、鱼、文、田、乙及数字等,字与外缘平夷,铸造、铜质都非常精美。但减重情况严重,故而大小不一,轻重参差不齐。实际上这种刀流通时间比较长,其减重是必然的,决非一次所为。以上两钱首部外凸为弧状,所以又称“圆首刀”。

“赵刀”里还有一种是“平首刀”是蔺邑所出。蔺与离石位于赵国北部,与燕、秦及戎人邻接,既是赵国的军事重地,工商名埠,也是重要的铸币中心之一。它所出的钱币有“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圜钱”和“刀币”。赵国开始铸币应在春秋中叶,工艺水准一直居首位,所出各种各样的钱币都非常精美。

赵国刀币中第三种是“小直刀”,是一种非常小的刀币。它的特点与齐、燕国的刀币不同,体型短小,刀身平直,几乎没有弧线,也无磬折,刀首呈椭圆形,刀柄也无脊线,背面无文,制作也较粗糙,但正面铭文整体浑厚,书法精美。一般长为9-10厘米,宽1厘米,重6克左右,最短的只有7厘米。其面文有四种:晋化、晋半、晋阳化、晋阳新化。其铸造年代可能与邯郸刀与白人刀同时,晋阳于孝成王三二十年(公元前246年)曾被秦所占领。春秋时为晋阳邑,战国时归赵,迁都邯郸后,曾三次铸造这种刀币,其数量不应该少于甘丹与白人,但目前出土和传世非常稀少,难得一见。

“直刀”的“化”字,有人解释为匕首的“匕”字,认为“匕”通作为币。晋半“小直刀”的价值为晋阳化的一半,即“半化”的意思。晋阳新化小直刀有人分析是对晋阳化而言,表明它有新旧之分。也有人认为新字是表明一种新的货币形式,为了区别于赵国通行的“布币”。

四种小直刀类型一致,其铸地是否相同呢?

钱学界和多数钱币辞书一般都认为四种小直刀为战国时属赵的晋所铸,有的则认为多流行于邻近燕地的漳水和滹沱河流域。赵国在战国时期是布币流通的区域之一,就像燕国是刀币流通区域之一样。到战国中晚期布币、刀币的流通区域都显著扩大,以至后来形成刀、布并行的流通区域。由于各诸侯国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经济交往不断加强,韩魏赵三国的一些重要城邑,大量铸行布币,燕国同样也铸行大量明刀。赵国与燕国进行贸易时,大量布币流向燕国,并受燕国刀币制度的影响,模仿燕刀铸行了一些或少量有自己独特形制的“刀币”也是很自然的。还有的学者认为晋阳化应为“圁阳化”,圁指圁水,在陕西神木一带。近年有人发现一枚晋阳化小直刀出自陕西米脂县,另有一枚“晋化小直刀”出自陕北吴堡县。后两地均距神木不远。所以有些人认为晋阳化就是“圁阳化”。四种“小直刀”都属赵国铸造是肯定的,但铸造地仍不太清楚。 [/color][/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7:06

[size=5][color=Brown]郢 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黄金的国家,在商代的墓葬中就曾发现过用金叶制成的龙纹装饰品,到了战国时期黄金已经发展为重要货币之一。

我国古代的黄金主要产于楚国。楚国有一种有铭文的金钣(版),这种金钣大多呈方形,少数呈圆形,上面用铜印印为若干个小方块,看似乌龟壳。完整的重约一市斤,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金钣上的铭文有郢爰、陈爰、专爰、颖、覃金、隔爰及卢金等等。这些带“爰”字的金钣,习惯上被称为“爰金”或“印子金”。“爰金”有形制、铭文、重量,是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

“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陕西、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均有发现,尤其以“郢爰”为多。“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 [/color][/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7:07

[size=5][color=Brown]圜钱

“圜钱”是中国战国时期铸行的一类圆形铜质货币,又称“圜化”,简称“环钱”,是我国先秦时期铜铸币四大系统之一,也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圜钱有两大类:一是圆形圆孔,比较原始;二是圆形方孔(由圆形圆孔逐渐演变而成)。初期圜钱的穿孔比较狭小,以后逐渐变大。圜钱的正面铸有铭文,反面则无任何文字。

圜钱是由玉璧和古时的纺轮演化而来的。圜钱是沿用璧、环的专称来称其形体的。《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孔位之璧,肉好若一谓之环。”“好”是指璧、环居中的穿孔,“肉”是指穿孔至廓之间的实体。环钱的穿孔也称好,自穿孔至廓之间的实体也称“肉”,可见圜钱与玉璧之间的关系是有联系的。

从圜钱钱体所铸货币单位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一、以“两”为单位的秦国圜钱;二、以“釿”为单位的两周、三晋地区的圜钱;三、以传统货币单位“刀”为名称的齐、燕圜钱。

圜钱目前发现的以安臧钱局最早,直径3厘米,穿孔0.8厘米左右,钱文右列,书法粗壮,古朴淳厚。材质为青铜,泥范不磨边。安臧二字是地名,现在不知确切所在,这一城邑曾出过空首布,文字书法都不及这钱工整。因为发现不多,对此古老的圜钱无法详细研究。这一钱穿孔细小,其流通时间在东周初年至春秋中期,流通地域可能在河南、山西接近黄河的地区。

还有一种是“济阴钱”。济阴是地名,在今山西省荣河县魏邑。济阴钱在秦国圜钱中流通最久,变化最多。最初的济阴钱直径长37厘米以上,重9克,穿孔较大,约1厘米以上。字体十分工整,瘦劲圆滑。济阴地处楚、齐、魏、赵、卫等国之间,商业非常发达,是东方经济的中枢。 [/color][/size]

四月的血丝玉 2005-10-14 07:09

[size=5][color=Brown]共字、垣字圜钱

“共屯赤金”是一种圆孔钱,标铸造地名,或加标布钱币值单位,但钱形又为秦制,可分为:一、魏国所铸,个别为周铸;二、秦占领布钱地区城邑出现的地方性铸钱。

魏国所铸钱币的共同特点是穿孔小,一般在0.7厘米左右,形体较大,一般不小于4厘米,无廓,背平素,无文,形制古拙,面文多铸有一个字,也有四字的,如垣(山西垣曲西,战国魏邑)、共(河南辉县,战国魏邑)、屯赤金(山西盐池东北,战国魏邑)等圜钱,都是魏国铸币,也是魏受到秦币影响而出现的新币。

圆孔圜钱的共同特点是穿孔较大,约0.9-1.4厘米,钱直径3.2-3.6厘米,铸造工整,有的有外廓,面文铸有地名,多是被秦国占领的赵、魏城邑。

蔺和离石都是战国时赵国的属地。离石即今山西的离石县,蔺在今离石县西,也称蔺阳邑,两地相距很近,赵在这两地都铸过纪地的圜钱。

圜钱是战国中晚期的青铜铸币,是一种进步的铸币形式。最早的圜钱产生在政治经济制度较为先进的魏国。如面文“垣”、“共”字等。这种形式的钱币,比起“布币”、“刀币”来便于携带,也便于互相接受,符合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它的出现在钱币兴起上就有了一种新的铸币体系,在战国时期为各国先后所仿铸。先是赵国、秦国仿铸,后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的钱币由为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组成。是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布币,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钱”、“镈”演变发展而来,这也是把货币称之为“钱”的缘故。“布”为“镈”的借字。 布币的流通范围,主要在黄河中游农耕经济地区如韩国、赵国、魏国、燕国等。

刀币,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主要流通在黄河流域的东部诸侯国如齐国、燕国、赵国。各国的刀币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其中以齐国的刀币最为古朴精美。

圜钱,圆形圆孔,又叫环钱。起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纺轮或璧环,主要流通于秦国、魏国、韩国,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首先用方孔圆钱,后来齐国燕国也纷纷仿效铸造。

蚁鼻钱,又称鬼脸钱,是南方楚国的铸文铜币,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上面铸有阴刻铭文,有一种钱文好象蚂蚁爬在人的鼻梁上一样,故名蚁鼻钱;另一种好象丑陋的鬼面一样,故名鬼脸钱。以枚为单位计值,使用时较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