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蝴蝶效应有什么好处_低油价对经济的影响
1.谈谈你对本次金融危机的认识(紧急)
2.孝感欧尚汽车豪掷6000万升油补,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
3.美国大选:谁将“上去”?特斯拉是否会“下来”?
蝴蝶效应 近期,一场发生在北非利比亚的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也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利比亚离我们远吗?非常远!因为中国与利比亚直线距离达15000公里。 利比亚离我们近吗?非常近!因为这场战争直接导致我们的吃穿用行等面临涨价。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作为世界上重要产油国之一利比亚,那里发生的战争引发的“蝴蝶效应”正迅速扩散,尤其是原油价格的连日走高,多个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很多产品可能会调整终端价格。而这些波动最终会影响到我们的吃、穿、行、用等生活中。 行物流、客运企业压力倍增 一直以来,油价的不断上涨对物流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一些长途货运企业因为无法承受运输成本飞速上涨的压力而选择了暂时停业。“成本越来越高,物流业越来越难做了,但谁也不敢先涨价,只能硬扛着。”宏强物流的刘经理说,从去年10月26日至今,0#柴油每吨涨了570元,合每升涨了差不多0.5元,每公里的燃油成本涨了2毛钱。现在原油价格又涨了,柴油价格也可能上调。据他所知,已有不少同行选择了停业。 对于客运企业来说,燃料成本同样是节节升高。做了8年客运生意的张先生,经营着从菏泽到杭州的客运线路。张先生说,半年前一趟来回油钱是3000元左右,现在需要3500元,占运行成本的一半。“这几年经营成本一直加大,票价又不能涨,客运很难做。” 穿服装行业集体喊涨 原油价格上涨,很可能使我们今后穿衣戴帽要多掏钱。 日前,国产运动品牌老大李宁明确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和运费大幅上涨,今年产品将大幅提价,提价幅度将会超两位数。随后,国产主流运动品牌纷纷表示响应。在泺口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孙亚男告诉记者,前几天去广州订货,发现服装价格普遍上涨很多,质量相同的衣服,去年批发价一件70元左右,今年就要90元。 从事多年服装生意的赵女士告诉记者,石油对服装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化纤领域,不过从油价上升传导到化纤、服装企业需要一个过程。短暂的油价上升对服装企业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油价一直维持在高位,这会给以石油为原材料的一些化纤、服装企业带来很大影响。 吃买菜也要多掏钱 油价上涨,早晚也会波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菜价上。 油价的持续上升,不仅提高了蔬菜等的运输成本,也同样表现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历城区董家镇菜农孙波告诉记者,现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价格都涨得很凶。拿塑料薄膜来说,现在已涨到1公斤16元,去年只有12元。对化肥、塑料薄膜来说,石油都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石油价格的上涨,助推了蔬菜的生产成本。 目前济南人消费的蔬菜五成以上来自于省内,还有部分来自其他省份,运到济南则需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油价上涨也从流通成本上助涨菜价。 用洗化用品已经调价 洗发水、牙膏、沐浴露等洗化用品,看起来离石油远一些,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原油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洗化企业的生产成本。 日前,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宣布对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涤类日化用品集体涨价。 生产“泉韵荷香”高级洗衣粉的佳境企业集团董事长郭景纲说,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了大约10-20个百分点,洗化用品的包装材料方面尤其是塑料,也都涨价,涨幅在5个百分点左右。 业内分析 原油看似远其实离你我很近 看似离老百姓很远的原油,为啥会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对此,山东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葛性波说,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六类。这六类产品基本囊括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中与我们消费领域密切相关的也有很多,比如汽油、化妆品、塑料制品、服装化纤、香精等等。因为这些消费行业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不同,所以油价的上涨对各行业的影响也大小不一。 因此,高油价时代来临,大多行业的生产成本会有所增加,并逐渐蔓延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从这一点上来说,利比亚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北非蝴蝶”扇动的翅膀正一波波地影响到我们。
谈谈你对本次金融危机的认识(紧急)
世界金融体系崩溃的历史进程
自19年冬季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无数的文章和报道在多数情况下未能在全球背景下把握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因而也就没能强调以下事实,即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只是世界金融体系崩溃的一环。为了理解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规模和深刻原因,仅仅回顾和研究近几年的是不够的。现在全球危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年前,牵涉到整个战后的金融和经济史。
在我们的研究中,金融危机的产生可以回溯到不迟于60年代中期,当时西方经济政策中的某些根本性转变开始渐露端倪,首先是在英国,后来又传至美国。世界金融危机的第一个公认的症状是导致1967年英镑危机和1968年美元危机的通货不稳定,它还最终在11年8月彻底瓦解了布雷顿森林金本位制。这个病理过程在70年不断深化,导致了80年代的第三世界债务危机和世界金融市场上巨大的投机泡沫的出现。自90年代初以来,随着金融泡沫在全球侵略性的扩张以及所谓的“衍生市场”的兴起,全球金融体系的沉疴进入“晚期”,此时的金融体系已是注定要毁灭的。
战后历史的若干个阶段
将二战后时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和一个中间阶段对我们的分析工作是很有用的。第一个时期是战后重建和发展时期(1945~1963)。从1964年至1966年是一个过渡阶段,其间在西方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经济社会政策转变。从1967年至今是第三阶段,这是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不断劣化并最终导致今日严峻危机的30年。
1、战后重建和繁荣发展的时期(1945~1963)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对健康的、实物性的经济增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这包括:战后欧洲(特别是欧共体的西德、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复兴;美、苏两国强劲的工业和技术进步;许多所谓“第三世界”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部分南美国家,有了真正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两大经济集团都以人均实物产出的增长为目标,而达至这个目标的途径也都是对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项目进行大规模投资。
这段时期,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其他相关安排的保证下,货币相对稳定。这些安排包括:相对固定的货币平价,金本位支持下的美元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以及相对严格的货币银行管制。贸易协议准许通过合理的关税、补贴、价格支持、支持贷和税收政策等多种手段保护和扶持本国生产者,在食品和关键工业部门尤其如此。一般而言,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不鼓励投机,而是鼓励在基础设施、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公私投资。它们的政策强调高技术资本品的生产和人口科学素质的提高。金融利润主要产生于实物的制造和贸易。结果就是整个金融体系有真实的实物经济作强大后盾。
然而,-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去世使美国带着种种问题进入了战后世界。罗斯福的战后政策是消除英、荷、法的殖民体系,与苏联、中国及其他国家一起开创一个世界范围的工业发展时期。1945年4月罗斯福的突然去世之后,继任者杜鲁门的经济政策没能利用美国在战争期间建立起来的高水平的工业去帮助战后世界的发展,反而带来了1948~1949年的经济衰退,这是战后一系列经济衰退中的第一次。1954年,艾森豪威尔试图以信贷扩张的手段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复苏。在短期繁荣之后,这项政策从1957年起引发了另一次严重的金融衰退。
当时还是一名工业咨询人员的林顿。拉鲁什对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特别注意到1957年的衰退作为战后经济“转折点”的重大意义并得出结论说,除非改变当时流行的经济政策取向,否则西方经济就会向一系列国际货币危机发展。他预言这种危机将在60年代末爆发。
拉鲁什评论说,艾森豪威尔的信贷扩张已导致了不健康的消费信贷“泡沫”——特别在汽车销售方面——而没有刺激对作为工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之基础的资本品的投资。在美国工业发展处于阶段性停滞的条件下,凯恩斯学派用大规模信贷扩张刺激经济的方法加剧了浪费性的消费品和服务的增长,以及行政和销售人员的不必要的增加,从而加速了对短期利润的追求。这增加了经济中每单位实物产出的整体成本,而以工业技术进步为前提的生产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信贷的扩张伴随着美国经济实质效率的下降。在西欧各国工业制造能力迅速扩大的同时,美联储的政策导致了美元对西欧货币的快速贬值。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1957~1959年经济衰退的根本性政策错误,西方将以一种极其错误的方式处理即将到来的货币危机,并引起灾难性的后果。事实证明他的预言完全正确。
然而,在危机间歇期内美国经济在肯尼迪(1961~1963年)领导下曾有一次相当正确的政策转向。肯尼迪实施的税收政策鼓励工业企业投资于新技术,从而提高了生产率。这与肯尼迪的载人空间(最终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和高科技军事是紧密联系的。这些都是通过投资来推动技术发展和扩大、改进科学和工程人员教育。这些政策与阿登那、戴高乐时代西欧持续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发展一道,保证了大多数西方国家相对较快的现代化和技术创新。
2、过渡阶段(1964~1966)
不幸的是,肯尼迪于1963年11月22日被杀。在继任者林登。约翰逊和英国工党首相哈罗德。威尔逊的领导下,以前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政策被抛弃了。鼓励投资于生产性部门和新技术的各项政策被一步步废除。新的政策取向是创造消费品和非生产的巨大膨胀,从而在中短期内取得较高的倾向回报率。尽管肯尼迪政策的某些正面因素持续到1967年,他的遇刺标志了一个具有决定性经济后果的政治转折点。理解这次政策转变的根本性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美国。直至60年代初期,人们仍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国繁荣、财富和力量的源泉在于其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传统的“美国体制”总是倾向于让国家鼓励对科学和技术进步进行长期生产性投资,支持大规模基本建设,扶持新兴工业部门并以“保护主义”政策培植国内生产。即使进入60年代之后,美国人仍普遍认为如果准许所谓“市场力量”遵循货币收益最大化原则,不受干涉和调节地统治整个经济过程,那么任何工业经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为了保持一个现代化的,以科学和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必须起积极的作用:它必须经常介入以保持长期投资的生产性导向,控制投机和浪费,限制“市场力量”的以长远公共利益为代价的短期利润取向。相似的国
民经济原则在其他西方国家的工业发展中也被用,成为这些国家战后重建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之下,使于约翰逊并为其后历届美国所继承的经济政策转向,其实质是对于传统的工业经济的“美国体制”的彻底抛弃。这个根本性的政策转向反映在开始流行于60年代中期的“消费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等概念上,这种驱使从英美逐渐传播到其他西方工业国家。
许多人认为既然美国有全球最大最有力的经济,又是军事超级大国,那么它一定应该对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负主要责任。不过,尽管“金融癌症”的传播与美国近30年的经济金融政策息息相关,但上述说法至少忽略了以下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传统的美国工业体制本身就是近30年“金融癌症”的最大受害者。同在美国海外广泛流传的神话相反,比之于60脑袋,现在美国经济的生产基础要弱得多,美国大部分人口的物质生活水准和教育文化水准也要低得多。19年,已有超过100万个美国家庭宣布破产。所谓“信息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的表象将我们的注意力从以下事实引开了,即美国经济事实上已不能在实物层次上满足自身的需要,它必须依赖于工业设备和消费品的大量净进口。美国19年的实物贸易逆差大于1980亿美元。
其次,对于更广泛历史背景的详细研究毫无疑问地证明:最终导致“金融癌症”的那些政策并不起源于美国。这些政策要古老的多。它们起源于英帝国,后来被那些英裔美国金融寡头通过所谓“亲英的东海岸权势集团”进口到——或更准确地说,几乎是像殖民地一样强加于——美国的。这些英裔美国金融寡头总是与传统的“美国体制”作对,而且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英国王权及英国情报部门有联系。一部美国史就是亲英的、寡头的倾向与传统的共和倾向斗争的历史。在本世纪初,代表传统“美国体制”的麦金利总统被暗杀,亲英的西奥多。罗斯福上台,这意味着英裔美国寡头集团事实上已经接管了美国。然而,“美国体制”集团的影响一直保持到50年代,甚至更久。原因之一就是英裔美国权势集团出于军事和其它因素的考虑,认为仍有必要保持一个强大的工业基础。可是,在著名的英国贵族伯兰特。罗素所主张的战略教条的影响下,这种情况开始改变了。
罗素认为科学和技术的无限进步造成了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其表现形式就是核武器。只要主权国家能自由地发展其科学研究和工业能力,他们总能造出核武器。因此,罗素及其追随者认为能使世界保持安全的途径是:①消除国家主权以有利于建立一个“世界”的专制权力;②停止工业化的扩散,限制获取工业技术;③消除科学和技术进步本身,至少将其置于严格控制之下。
罗素政策的第一个突破是1958~1959年美苏在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领导下所达成的协议。尽管这些协议对西方经济政策的深刻影响只是在几十年后才充分显露出来,它们当时就已极大地推动了放弃广泛的科学和工业发展政策,而开始取所谓“后工业社会政策”。
至60年代中期,局势已很明朗,英裔美国权势集团已完全接受了罗素的政策并开始转向“后工业社会”。从那时起,寡头集团已或多或少地控制了美国经济、金融和外交政策达30年之久。
世界金融体系30年的癌症(1967~19)
过渡阶段结束于1967年,当时一系列爆炸性的金融危机正如林顿。拉鲁什所预言的那样开始。后来的历史表明60年代末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决非暂时或周期性现象。从战后初期卓有成效的“美国体制”政策所作的根本性转向,为世界经济种下了致病的癌变基因。
在这30年历史进程中,金融体系的疾病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各国和组织不得不面对和应付的危机为标志。历史表明,在每一个关键转折点上,所取的决策总是使问题更为恶化,并为下阶段更严重的危机准备了条件。这些决策的共同重点在于:对由不数据增长的债务“泡沫”和投机性金融资产引起的问题,它们总是试图通过牺牲越来越多的实质经济来“喂饱”泡沫的方式加以解决,与此同时它们还成功地为这些泡沫的增长清除各种壁垒。
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和主要组织的这种非理性、自我毁灭式的行为,构成了过去30年经济史最重要的特征。很明显,世界金融体系的问题及其之所以被容忍了这么久的原因在于一些植根于国家和组织的思维习惯深处的错误。
在本文余下的部分中,我们将把注意力集中到世界经济的“金融癌症”发展的几个关键点上。我们将特别关注在不同的阶段各国所取的行动及其影响。
转折点一:1967~11年货币危机和经济政策的新马尔萨斯主义转向
我已描述了1964~1966年的根本性政策转变是如何与越战引起的通货膨胀及其它因素一起,为始于1967年英镑危机的一系列货币危机准备好条件的。不幸的是,对1967~11年货币危机的反应没能使经济政策转回到健康的工业发展上来,而后者本来是能够稳定美元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在助理财政部长保罗。沃克尔、乔治。舒尔茨、米尔顿。弗里德曼及其他人的建议之下,先是约翰逊在1968年3月,后来是尼克松在11年都发出了让金融体系与真实经济“脱钩”的信号。
1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决定停止以黄金支持美元的地位。这给战后布雷顿体系下的货币稳定划上了句号。它为洪水般的金融和商品投机打开了闸门,为通向“浮动汇率制”铺平了道路,削弱了良性的长期,增加了国际性长期投资与贸易的风险。
与金本位和固定货币平价的废除相伴,美国的政策使美元加速流向“离岸市场”,在那里没有对利息的限制,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相当大的一部分外流美元涌入了英联邦国家,这是以伦敦为中心的所谓“欧洲美元”市场的开始。
到19年,已有超过1/3的美元在海外流通。这些钱成了离岸欧洲美元银行根据“凯恩斯乘数”进行信贷创造的基础。由于美国国内银行的潜力仍被美联储的政策所限制,不断增长的欧洲美元信贷开始通过加拿大等离岸中心市场流入美国银行体系。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欧洲美元信贷泡沫”的增长成为美国和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美国金融政策越来越成为海外美元市场的“囚徒”。
转折点之二:13~15年的石油冲击
西方的政策不仅没有设法使“美元泡沫”,包括以伦敦为基地的欧洲美元市场受到控制,反而以不断增加的流入量使这个泡沫越鼓越大。在70年代中期石油冲击的帮助下,泡沫以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代价迅速膨胀了起来。毫无疑问,油价的大幅上涨是英美权势集团掌握的大银行和石油公司以人为的方式策划和哄炒起来的。油价陡涨四倍制造了新泡沫,即第三世界债务泡沫,同时也是英美银行和石油卡特尔对世界工业经济的掠夺。
这些虚的债务没有被冻结或一笔勾销。达到高利贷水平的“浮动利率”和不断发出新用于还旧(即所谓的“滚动还债”)还使这些债务泡沫迅速扩大。这种政策同IMF 从80年代开始强制推行的管制政策一起,将大多数发展中经济推进破产的深渊,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工业国家高技术资本品的出口。
70年代后半期,金融癌症已到了性命攸关的地步。林顿。拉鲁什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项可行的替代政策方案,并在各国和组织中广泛传播。拉鲁什关于成立“国际发展银行”的建议目的在于重建新的金本位制,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这个建议于16年被提交联合国大会。
稍后,法德两国对卡特政策的破坏性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政策的抵制在18年达到高峰,在这一年它们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EMS )和欧洲货币基金(EMF )。后来,拉鲁什又呼吁把EMS 和EMF 建设在为以最初的“国际发展银行”所体现的原则为基础的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之一。当然,他希望能将美国等国尽可能早地纳入这个新体系中。不幸的是,这些创议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其中包括对几位主要欧洲工业家和政治家的暗杀,这些人都热心于第三世界的工业的发展。到80年代初,欧洲的亲工业潮流已被严惩削弱了。后果之一是如今的欧洲金融聪明和共同货币同一种货币学派的、反发展的政策联系到了一起,而后者同16~18年的亲工业倾向是截然相反的。
转折点三:19年的“利率冲击”
不可避免地,华尔街泡沫、欧洲美元泡沫和第三世界债务泡沫的进一步增长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新当选的英国撒切尔和不久后保罗。沃克尔领导下的美联储不公没有着手解决潜在的真正问题,反而推行了极端的货币主义“休克疗法”,将利率提高到美国内战以来最高的水平。这种政策加上沃克尔和卡特强制施行的信贷控制等手段,给了美国经济的工农业基础以沉重一击,仅仅几年之内,数十万的农场主和中型工业企业被毁掉。在许多工业部门,美国经济的实物产出在3年内下降了30%至40%.直至今日,美国工业和农业仍未从19~1981年的“休克疗法”中恢复过来。
这种毁灭性的高利率政策的后果当然不局限于英美两国。欧洲美元的利率从18年初的7%上升至1980年初的20%.世界贸易也经受了自1958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但更主要的是,利率上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可怕的打击:他们用欧洲美元支付他们的石油进口,而欧洲美元的利率通过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已翻了一番。一夜之间,这些国家不得不支付两倍于他们借钱时所预计的债务利息。
这次“休克疗法”的反对工业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性质,在10年末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CFR )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中得到充分体现。成立于一战后的外交关系委员会是英国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旁系衍生物,是英裔美国权势集团最重要的政策机构。在以“80年代”为名出版的一系列书籍中,外交关系委员会公开地主张推行一种在一定程度上使世界经济在控制下解体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摧毁有利于第三世界工业发展的力量。通过对民族国家经济实施决定性的打击,一条通向“全球化”的道路将被开辟出来,而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将在“全球化”中被取消。
转折点四: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
利率的急剧提高和19年的第二次“石油冲击”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无法忍受的境地,并直接导致了拉美的债务危机。从18到1982年的四年间,拉美国家(包括墨西哥)的官方债务从1565亿美元增至3228亿美元。与此同时,超过780亿美元的流动资本离开了拉丁美洲。而所有这些都没有大量流入的投资作为补偿。
对这种掠夺行为的最强烈的抵抗来自墨西哥总统洛佩兹。波蒂略。1982年5月,波蒂略与拉鲁什商讨了拯救墨西哥经济的措施。过后不久,拉鲁什起草了一份拉美国家经济政策。这项名为“洛雷斯行动”的方案核心在于:拉美国家应建立起“债务者卡特尔”和一个共同市场,目的是争取公平地重组债务并开创一个大陆范围的以实物经济原则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局面。
1982年8月初,当“洛雷斯行动”公布的时候,墨西哥事实上已停止了支付外债。资本在恐慌中纷纷逃往国外,整个金融体系开始解体。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波蒂略开始实施拉鲁什方案中的关键部分。为了恢复对经济的控制,实行了严格的货币管制,宣布暂时性的外债停付以及银行系统的国有化。除了这些紧急措施以外,波蒂略还努力寻求其他拉美国家,特别是阿根廷和巴西的支持,力图建立起一个面对外国债权人的统一政策。
不幸的是,由于一些拉美国家的动摇和胆怯,由于外部的强大压力,全面实施“洛雷斯行动”的历史机遇被错过了。拉美国家一个接一个地接受了债权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
美国卿乔治。舒尔茨在波蒂略向联合国发表演讲前夜,就在一次讲话中强调了把IMF 变为强迫第三世界还债的“世界警察”的建议。这个政策体现在IMF的“管制政策”(Conditionalites )和“结构调整方案”中。债务国将被强迫进行货币贬值;消除对生产部门及食品等基本商品的国家补贴;对公共开支进行大幅度削减。不论怎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方案”的结果都是大多数人民生活水准的下降,搁置对经济的生产性基础的投资,通过贬值大量增加债务负担。
就其所称的解决债务问题的目的而言,IMF 的政策遭到了可悲的失败。另一方面,这个政策的确带来对于陷入“债务陷阱”的第三世界的巨大掠夺。到9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每年都向工业化国家,尤其是英美金融机构,提供数百亿美元的净资本流入。根究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基金(UNICEF,现更名为国际儿童基金)的统计,自穷国流入富国资本从1983年的每年60亿美元增长至1990年末的每年300亿美元。考虑到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的暴跌,这种资本流出的实物经济成本至少是上述数字的两倍。而整个80年代从发展中国家流入美国的资本就高达4000亿美元以上。
尽管有这样大的资本外流,第三世界国家的债务仍然持续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字,1980年全世界109个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约为4300亿美元,包括一年期以上的公私债务。从1980年至1986年,付息3200亿美元,还本3320亿美元。因此,这期间发展中国家为4300亿美元的债务支付了6520亿美元。然而1986年这些国家的债务总额竟高达8820亿美元!这巨大的新增债务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用于新投资的;债务泡沫的增长几乎完全是由于高利率和发新贷还旧债的“滚动还债”(Roll-Over )方式。至1994年,109个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已高达16,000亿美元。
在墨西哥,波蒂略的民族经济政策很快就被逆转了。由IMF 和债权银行推行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布雷迪”,结果只是延缓了危机,而真正的问题却更严重了。这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埋下了。
以上为转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孝感欧尚汽车豪掷6000万升油补,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
金融危机,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2.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3.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于中国影响,国家外汇储备部分损失了,出口困难了,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严重时会引起政局不稳定. 比起欧洲国家(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已经是萧条得很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也在通过扩张财政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0000亿拉动内需等措施,现在又进行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调,如果各项宏观经济措施实施有效,对于中国也就1年左右的时间能够过去.
4.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的国家宏观经济目的都相关,都会正面影响:
(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连续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
(6)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7)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
以上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其他政策
(1)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
(2)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3)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
(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美国大选:谁将“上去”?特斯拉是否会“下来”?
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4月欧尚开启神助攻!
这个春天,如春笋一般疯长的,无疑是油价了。
就像蝴蝶扇动翅膀产生蝴蝶效应一样,俄乌战争的阴云,最终还是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油价一路飙升,92号汽油直逼9元大关,95号看情形,也有着往10元发展的趋势。飞涨的油价带来用车成本的增加,进而势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车意愿,所以一直有个说法:油价是汽车行情的晴雨表。可见这一次,所有车企都将被迫面临一场大考。
长安欧尚汽车敏锐察觉到市场痛点,及时推出“豪掷6000万升油补,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政策,把切实的利益给到消费者,为有车生活加油,为旗下热点车型——欧尚X5、欧尚X7 PLUS等销售开启神助攻!
以客户为主导,服务创新践行品牌理念
众所周知,欧尚汽车的营销向来以善于创新闻名,敢于破局、敢于出圈、敢于打响行业第一枪更是其特色,是什么让欧尚汽车有如此底气呢?
首先底气来源于广大用户的支持。2021年欧尚汽车全年销量接近23万台,同比增长49%,位列中国品牌销量前10。其中欧尚X7截至2021年底全系销量突破21万台,欧尚X5截至2021年底销量突破13万台,双爆款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底气也来自于欧尚汽车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从行业首创“双保双免”政策,到行业首推尊崇会员制将服务贯穿“选、购、用、修、换”全生命周期;从邀请百名用户走进人民大会堂,参与欧尚X7上市发布会,到每一站“超级测试员”都由用户亲眼验证产品每一寸严苛品质……只要对用户有益的事情,欧尚汽车永远愿意第一个去做。
底气更来自于欧尚汽车对“客户主导”品牌理念的执著。欧尚汽车始终把“用户价值最大化”作为一切行动的思考源点,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做客户之所需,愿意为了客户需求而投入真金白银,付诸实际行动,见到实际成效。
坚持两倍价值理论,打造当红爆款产品
一直以来,欧尚汽车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是客户付出成本的两倍”这一极致价值理念,打造了一系列高价值、高口碑的爆款车型,为消费者带去更加美好的用车体验。
“超感·新运动SUV”——长安欧尚X5,凭借赛道模式、无麦车载、人脸识别、千里眼顺风耳的配置,以及0.30Cd超低风阻、全新蓝鲸NE1.5T发动机、全新塑光设计理念、40分贝怠速工况、搭载高通骁核车机芯片的OnStyle3.0智能生态系统的配置,成功树立10万级主流SUV价值新标杆。
“高性能智控大美SUV”——长安欧尚X7 PLUS,延续欧尚X7当红爆款特质,新自然美学设计夺目吸睛、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蓝鲸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为驾驭而生、智能配置全面进阶、宽适空间领先同级,为用户带去超越预期的价值享受。
“汽车机器人”——长安欧尚Z6,拥有极速、极趣、开放的OnStyle5.0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以及行业首发智能车外语音控制、远程代客自动泊车、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三合一超级拨片等高科技配置,打破感知边界,链接多元场景,给予快乐更多想象,将汽车打造成工作和家庭场景以外的第三生活空间,给人无限憧憬。
6000万升油补,是真豪,也是对消费者的真爱
除了不断为客户带去更优质服务、更高价值的产品,欧尚汽车还致力为客户谋取更大的。
就像此次“豪掷6000万升油补,助力油价重回7元时代“活动的推出,就是欧尚汽车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让人们又重新燃起了对用车生活的向往。不得不说,欧尚汽车这一次是真的豪气十足,同时这也体现出了欧尚汽车对消费者真诚的体贴和关爱。如果您还在顾虑于油价,对购车望而却步时,欧尚汽车的6000万升油补一定是不二之选,并且还有欧尚X5、欧尚X7 PLUS、欧尚Z6这样的高价值爆款车型供您选择,抓住4月好时机,畅快用车就现在!
最后想说的是:
左手抓产品,打造系列精品好车;右手抓服务,推出系列贴心政策;让用户收获的价值满足感始终超越用户自己的期望,这应该就是近年来欧尚品牌号召力稳步向上的最大秘籍!
5大活动
零息购车:下订即享至高7000元贴息 5万36期零息。
到店红包礼:到店看车可抽至高88元现金红包,100%中奖。
订车送油礼:下订即享受至高4000元现金油卡。
千万油补礼:下订即有机会获得1万元现金油补,下订越早抽奖机会越多。
试驾立得:到店试驾即得价值68元礼品。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当1.6亿人在参加今年的美国大选投票时,地球的另一端,有几亿人正在享受今年的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
时间和进度基本吻合的两件大规模群体参与,是“蝴蝶效应”的再度显现。只是,一场是由两位年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引发的争执;另一场是由一位马姓男子带动的欢愉。
这场面像极了鲁迅先生说过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最难得的是在喧闹中保持冷静。就像还有许多中国人没有支付尾款一样,曾经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一位名为埃隆·马斯克的美籍男子就对外公开过明显的理智立场:强烈反对由一个商业大亨来担当总统的职位。
后来,他在那一届的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不久,就迅速加入了特朗普的战略政策论坛,并表示愿意为特朗普的制造业就业倡议提供建议。
此后,由马斯克经营着的三家公司,自2016年至2020年一直都在逐步扭亏为盈中,而这些公司现今都高度依赖着美国。其中就有一家在汽车制造业声名显赫的公司,叫作“特斯拉”。
随着美国大选渐进尾声,马斯克同志再一次站到了历史的拐点处,摆在他面前的,是“我中意你,你能不能中意我”这种在相亲综艺节目中司空见惯的难题。
To?be?or?not?to?be?
引发“Question”的主要矛盾主体,是竞选的双方。虽然特朗普和他的对手在支持《美墨加贸易协定》,致力于提高汽车产量和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理念趋于一致。但是在环保问题上,二人的意见相左。由此关联的,是对马斯克所在的电动车制造业的态度相左。
民主党更关注环保议题,希望加速汽车零排放法规的完善。甚至,在此次竞选中,的竞选承诺就包括一项2万亿美元的气候:将在全国范围内增加50万电动车充电站,为燃油车替换美国制造的电动车提供补贴,并加快电池技术的研究。
听听,这个老美在效仿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举措。用朴实的话语来陈述的发言,就是“我一旦上任总统,就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一车一桩’的配套设施,并开展新能源下乡补贴,还将大力投入到电池技术的突破中”。
一字一句,基本完全借鉴了我国有关部委刚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而另一方代表共和党的特朗普,依然坚定不移地拥护石油行业。甚至在今年的4月份,特朗普正式宣布终结时期所用的美国汽车排放标准,要求汽车制造商到2026年每年提高1.5%的燃油效率,而不是之前的5%。
并且,即便是包括“幕僚”特斯拉在内的主要汽车制造商,一直呼吁延长电动车销量达到20万辆门槛后,逐步取消税收优惠的政策。今年3月,特朗普依旧提议取消针对电动车的联邦税收优惠政策。
看看,这个老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走的是一条落后于时代的老路。很明显,这些决定或许会提振内燃机汽车的销量,甚至帮助提振汽车制造商的盈利能力。但是,随着低油价时代的到来,也会大概率抑制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兴趣。
对于这个结果,名为《巴黎协定》的群聊成员一致对刚刚退群的美国呼吁:都2020年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有必要提高一下了!
马斯克也是这么想的,可惜,“想”和“做”之间又隔着个“左右为难”。
那边是强烈意愿支持电动车发展的,但是彼此交情甚浅;这边是不太乐意用新能源造福人类的特朗普,关系已然错综复杂。马斯克意识到了自己的“遇人不淑”,却拿不准能否“另投明主”。
毕竟,同为商人的马斯克和本质上也是商人的特朗普,或许是因为对利益的一致性,而消除了曾经在其他方面的隔阂。甚至,特斯拉是以损失大批新订单作为代价,换来特朗普的一部分支持力度,才有了后来收购、与美国宇航局签订著名发射合同等一系列提高市值的动作。
只是,本应感恩戴德的马斯克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资本家现在居然有两幅面孔。
而另一方面,马斯克和特朗普的这种利益关系,是否会在身上得到延续,目前无从得知。并且,马斯克本人也对更偏向哪一方回应含糊态度。据一则报道显示,大选之前的9月28日,马斯克在接受纽约时报访时曾表示,尚不确定将投票给哪位总统候选人,先要看看两位的辩论表现。
“我认为这可能将决定美国的很多事情。我觉得人们只想看看是否能把问题弄清楚……如果他做到了,就有可能赢。”话里话外,马斯克充满了“政客”的套路。
只是,不管11月的大选结果如何,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无疑都将会是受影响最深的企业之一,无论结果如何,马斯克总要承受一切。
希望到了种种许诺需要验证的时候,马斯克不会发出和已经关闭的通用洛兹敦工厂工人一样的感慨。
“我很后悔投票给他。”这是受通用洛兹敦工厂关闭影响的俄亥俄州人对2016年投票给特朗普的反思。
(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