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洲现在政局稳定的有那些国家,及其国情。谢谢~!!

2.需要办理ECTN证书的非洲国家有哪些

3.脑筋急转弯

非洲刚果金商机_集装箱发往非洲刚果金价格

国名:安哥拉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Angola)

独立日:11月11日(15年)

国庆日:11月11日(15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由红、黑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旗面中间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齿轮和砍刀。在弧形齿轮和砍刀之间有一颗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对非洲大陆的颂扬;红色表示同殖民者进行斗争的先烈的鲜血。五角星表示国际主义和进步事业,五个角象征团结、自由、正义、民主与进步。齿轮和砍刀象征着工农劳动者和军队的团结,并表示对早年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农民和战士的纪念。

国徽:呈圆形。圆面为浅蓝色,圆周由齿轮和安哥拉的主要农产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绿枝图案组成。下方齿轮和绿枝连接处是一本打开的书,象征教育和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书之上为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这个年轻的国家;太阳光芒中交叉着锄头和砍刀,象征国际主义和人民永远向前;之上为一颗**五角星,寓意同国旗。底端的**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安哥拉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Jose Eduardo Dos Santos),19年9月起任总统。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全长1650公里。面积124.67万平方公里。全国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区。中西部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库邦戈河、宽扎河、库内内河和宽多河。北部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是安与刚果金(原扎伊尔)之间的界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安哥拉虽靠近赤道,但由于地势高耸,又有大西洋寒流的影响,使得其最高气温不超过摄氏28度,年平均气温摄氏22度,有“春天国度”的美称。

人口:约1400多万 。主要由奥温本杜、姆本杜、巴刚果、隆达等30多个部族组成。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各主要部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49%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他大部分居民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罗安达 (Luanda),人口约400万(2004年)。

简史:中世纪时期,安哥拉分属刚果、恩东戈、马塔姆巴和隆达四个王国。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队首次抵达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东戈王国,1576年建立罗安达城。在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占领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将安改为“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 50年代中期以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先后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运”开始进行武装斗争。15年1月15日,上述三个组织同葡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1月31日安三个组织同葡当局组成过渡。不久,“安人运”、“安解阵”、“安盟”之间发生武装冲突,8月过渡解体。葡当局于15年11月10日宣布“把权力交给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任总统。16年“安人运”击溃“安解阵”部队,并将“安盟”部队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安哥拉共和国。

政治:现行宪法于15年11月11日颁布,18年1月、1980年8月、1991年3月和1992年8月四次修改。 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共和国总统经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总统兼任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有权公布或废除法律,宣布战争或和平状态,任免部长、军队高级将领、、总检察长、最高法院法官等。宪法还规定,安哥拉既不参加任何国际军事组织,也不允许外国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安哥拉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议会同的权力分开。法院和法官有权独立行使审判权。1992年8月,议会决定将国名由“安哥拉人民共和国”改为“安哥拉共和国”;“人民议会”改为“国民议会”;各级法院均删去“人民”字样。

经济:安哥拉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钻石、铁、铜、黄金、石英、大理石等。石油工业是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石油日产量为120万桶。钻石等矿产在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钻石产值约8亿美元。安森林面积达5300万公顷(覆盖率约40%),出产乌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甘蔗、棉花、剑麻、花生等,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木薯、水稻、小麦、豆类等。安哥拉的渔业也很丰富,每年渔业产品出口创汇达数千万美元。

国名:布隆迪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rundi)

独立日:7月1日(1962年)

国庆日:7月1日(1962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两道交叉的白色宽条将旗面分成四个三角形,上下两个相等,为红色;左右两个相等,为绿色。旗面中央是白色圆地,内有三颗带绿边的红色六角星,呈品字形排列。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牺牲者的鲜血,绿色象征所期望的进步事业,白色代表和平存在于人类中间。三颗星象征“团结、劳动、进步”,同时也代表布隆迪三个部族——胡图族、图西族、特瓦族,及其团结。

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中绘有一个金色的狮子头,盾徽背后交叉竖着三支矛,下面的白色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政要: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 (Pierre Nkurunziza),2005年8月19日当选,26日宣誓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东非大裂谷东侧高原构成,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国”之称。西部刚果尼罗山脉贯穿南北,形成中央高原,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为尼罗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的分水岭;裂谷带地势比较平缓。境内河网稠密,较大的河流有鲁齐齐河和和马拉加拉西河,鲁武武河是尼罗河的源头。坦噶尼喀湖低地、西部河谷及东部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

人口:734万(2004年),由胡图(85%)、图西(13%)和特瓦(2%)三个部族组成。基隆迪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57%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

首都:布琼布拉 (Bujumbura),人口40万(2000年)。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2至26℃左右。

简史:16世纪时建立了封建王国。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比利时军队占领。1922年成为比利时的委任统治地。1946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布隆迪交比利时托管。1962年6月27日第16届联大通过关于布隆迪独立的决议,7月1日布宣布独立,实行君主立宪,称布隆迪王国。1966年11月28日,米孔贝罗首相发动,废黜恩塔尔五世,宣布成立布隆迪共和国,自任总统兼总理。16年11月1日,以第一副总参谋长巴加扎上校为首的一批军官推翻了米孔贝罗,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巴加扎出任最高革命委员会、共和国总统。年8月布举行全民选举,巴当选为总统。1987年9月布约亚少校发动,推翻巴加扎,组成救国军事委员会,布约亚任会、共和国总统。宣布中止宪法。1988年8月北部地区发生流血骚乱,致使5000余人丧生,4万多人逃往邻国卢旺达。骚乱平息后,布约亚总统宣布成立“民族团结协商委员会”,并于同年10月19日改组,增设总理。1990年5月,公布“民族团结宪章草案”,12月,布民族统一进步党召开特别代表大会,通过了“民族团结宪法草案”,组成了由图西和胡图两个部族各占一半的新中央委员会,以取代原最高权力机构—救国军事委员会。1992年3月13日颁布实施布独立以来的第三部宪法。宪法规定,布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总统以单名两轮制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总理由总统任命,对总统和议会负责。 布隆迪各派权力分享谈判取得进展

国名:贝宁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Benin,La République du Bénin)

独立日:8月1日(1960年)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左侧为一绿色竖长方形,右侧为上黄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绿色象征繁荣,**代表土地,红色代表太阳。绿、黄、红三色也是泛非颜色。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四组图案:左上角为古老的城堡,右上角为十字勋章,左下角为棕榈树,右下角为航行的船队。盾徽两侧各有一只金豹;上端为两只羊角,装着颗粒饱满的玉米,象征丰裕;下端的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友爱、正义、勤劳”。

国家政要:总统托马·博尼·亚伊(Thomas Boni Yayi),2006年4月宣誓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11.2万多平方公里。位于西非中南部,东邻尼日利亚,西北、东北与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交界,西与多哥接壤,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125公里。全境南北狭长,南窄北宽。南部沿海为宽约100公里的平原。中部为海拔200-400米波状起伏的高原。西北部的阿塔科拉山海拔641米,为全国最高点。韦梅河是全国最大河流。沿海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和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

人口:660万(2002年)。共60多个部族。主要是芳、约鲁巴、阿贾、巴利巴、颇尔和松巴等族。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使用较广的语言有芳语、约鲁巴语和巴利巴语。居民中65%信奉传统宗教,15%信奉伊斯兰教,约20%信奉基督教。

首都:波多诺伏(Porto-Novo),国民议在地,人口30万。科托努(Cotonou),所在地,人口70万。

简史:1580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在沿海地区贩卖奴隶。17世纪初南部形成阿波美等王国。1670年法国入侵。189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8月1日独立,成立达荷美共和国。独立后政局动荡,先后发生5次军事,12次更换国家元首。12年10月26日以陆军副参谋长克雷库少校为首的青年军官发动,推翻以阿奥马德贝为的三人总统委员会,成立军。克雷库自任总统和全国革命委员会。15年11月30日国名改为贝宁人民共和国,1990年3月1日又改为贝宁共和国。 贝宁青铜文化:非洲艺术的奇葩

政治:1990年12月2日由公民投票通过了贝宁历史上第七部宪法。宪法规定,“建立一个法制和民主多元化的国家”,实行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离的原则和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议会称国民议会,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行使立法权并监督工作。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但不得兼任其他公职。

经济: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和转口贸易为国民经济两大支柱。贫乏。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磷酸盐、大理石、黄金等。天然气储量910亿立方米。铁矿石储量约5.06亿吨。渔业丰富,海洋鱼类约有257种。森林面积3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6.6%。工业基础薄弱,设备陈旧,生产能力较低。主要有食品加工、纺织和建材业。有可耕地830万公顷,实际耕种面积不足17%。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粮食基本自给。主要粮食作物有木薯、山药、玉米、小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腰果、棕榈、咖啡等。旅游业是贝宁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主要旅游景点有冈维埃水上村、维达古城、维达历史博物馆、阿波美古都、野生动物园、埃维埃旅游公园、海滩等。

国名:博茨瓦纳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Botswana)

独立日:9月30日(1966年)

国庆日:9月30日(1966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中间横贯一道黑色宽条,上下为两个淡蓝色的横长方形,黑色与淡蓝色之间是两道白色细条。黑色代表博茨瓦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黑人;白色代表白人等人口中的少数部分;蓝色象征蓝天和水。国旗的寓意是在非洲的蓝天下,黑人和白人团结、生活在一起。

国徽: 中间为盾徽。盾面上有三组图案:中部为淡蓝色、白色相间的波纹;下方的牛头象征该国传统的饲养业,表明国家的经济特点;上方有三个齿轮,象征农村地区与正在振兴的工业之间的合作。盾徽左侧是一根象牙;右侧是一株黍米,象征该国的农业。两只非洲斑马支扶着盾徽,象牙和斑马象征国家的动物群。斑马的花纹黑白相间、合为一体,象征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和睦。底端的绶带上用当地文写着“雨露”,表示人民希望风调雨顺。

国家政要:总统费斯图斯·莫哈埃(Festus Mogae) ,1998年4月1日就任,1999年10月大选获胜蝉联。2004年10月获得连任。

自然地理:面积58.173万平方公里。非洲南部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地处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沙漠,西北部为奥卡万戈三角州沼泽地,东南部和弗朗西斯敦周围是丘陵。大部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人口: 164万(2005年)。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全国有8个主要部族: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塔瓦纳、卡特拉、莱特、罗龙和特罗夸。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欧洲人和亚洲人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和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

首都:哈博罗内(Gaborone),人口约18. 6万(2001年)。年均最高气温为28.3℃,年均最低气温为12.9℃,年均气温20.7℃。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西北、乔贝、中部、东北、杭济、卡拉哈迪、南部、东南、昆嫩、卡特伦。

简史:独立前称贝专纳。茨瓦纳人于公元13~14世纪由北方迁居于此。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贝专纳保护地”。1966年9月30日宣告独立,改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由博茨瓦纳民主党执政,卡马任总统。1980年7月,卡马病逝,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连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4月1日,莫哈埃接任总统。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多党议会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连任两次;总统死亡或辞职时,副总统自动接任总统职务。总统和国民议会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决议、法案须经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总统有权召集或解散国民议会。酋长院是议会的咨询机构,由15名成员组成,8个主要部族的8名酋长是当然成员,任职终身;这8名酋长再从宪法指定的4个市区的副酋长和行使副酋长职务的人中选出4名“选举成员”,任期5年;最后再由这12人从选民中选出3名“特选成员”,任期5年。酋长院的职责范围和权力仅限于传统的、有关非洲组织的一些特定事务,比如习惯法、非洲法院、领导职务、部族财产、部落首领的任免、宪法修正案等。每年议会开幕前,酋长院先召开例会,向议会提出动议和议案,但不具有任何约束力。酋长院在必要时可要求有关部长到酋长院说明情况,部长也可到酋长院征询意见。酋长院和副由成员选举产生。实行总统内阁制。

经济:博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以钻石业、养牛业和新兴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矿产丰富。主要矿藏为钻石,其次为铜镍、煤、苏打灰、铂、金、锰等。石油勘探正在进行之中。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铜镍矿蕴藏量为4600万吨,煤蕴藏量170亿吨。从七十年代中期,矿业取代畜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之一。钻石基本出口,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有三大钻石矿:吉瓦嫩、奥拉帕和莱特拉卡内。传统轻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其次是饮料、金属加工和纺织等。近年来,汽车装配业发展很快,一度成为第二大创汇行业。农业较落后,80%以上的粮食依靠进口。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15%,种植面积为可耕地的5%。主要农作物为高粱、玉米、小米和谷类。畜牧业以养牛为主,产值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0%,是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博是非洲最大的畜产品加工中心之一,有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厂和肉类加工厂。博是非洲主要旅游国,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是主要旅游。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奥卡万戈内陆三角洲和乔贝国家公园为主要旅游点。主要出口钻石、汽车及零配件、铜镍矿、牛肉、纺织品和苏打灰制品等;进口汽车及交通设备、机械及电子产品、食品及饮料、金属、化工和橡胶制品、燃料和烟草等。

国名: 科特迪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 La Republique de Cote d'Ivoire)

独立日:8月7日(1960年)

国庆日:12月7日(14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橙、白、绿三色。橙色代表热带大草原,白色象征南、北方的团结,绿色代表南部地区的原始森林。橙、白、绿三色还分别解释为:民族爱国精神、和平与纯洁、对未来的希望。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绿色的盾面上有一只非洲大象头,象牙是该国的象征,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盾徽上面是太阳图案,两旁各有一棵油棕树——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下端的绶带上写着“科特迪瓦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洛朗·巴博(Laurent Gbagbo) ,2000年10月26日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西与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交界,北同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为邻,东与加纳相连,南濒几内亚湾,海岸线长约550公里。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海拔500-1000米的芒达山和丘里山地,北部为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东南部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泻湖平原。全境最高峰宁巴山(科几边境)海拔1752米。主要河流有邦达马河、科莫埃河、萨桑德拉河和卡瓦利河。属热带气候。北纬7°以南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7°以北为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 1810万(2005年)。全国有69个民族,主要分4大族系:

阿肯族系(约占42%)、曼迪族系(约占27%)、克鲁族系(约占15%)和沃尔特族系(约占16%)。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迪乌拉语(无文字)。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人口的40%信奉伊斯兰教,27.5%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拜物教。

首都: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 (Yamoussoukro),人口15万(1998年),位于阿比让以北220公里,是独立后首任总统费利克斯·乌费埃—博瓦尼的家乡;经济首都,阿比让(Abidjan) ,人口300万(1998年)。1983年3月12日,科决定将首都迁往亚穆苏克罗,但机构及外交使团至今仍留在阿比让。

行政区划:全国划为56个省、1个市和198个县。1991年6月,科将全境划为10个行政管辖区,各辖区下辖几个省,驻管辖区首府的负责该区协调工作,但不算一级行政机构。1996年7月改为12个管辖区,19年1月调为16个,2000年增至19个。

简史:科特迪瓦1986年以前曾译象牙海岸。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境内曾建立过一些小王国,如宫格王国、印德尼埃王国、阿西尼王国等。公元11世纪,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宫格城为当时非洲南北贸易中心之一。13-15世纪科北部曾隶属于马里帝国。15世纪后半叶,葡、荷、法殖民者相继入侵。掠夺象牙和奴隶,沿海一带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场。

1475年葡殖民者命名该地为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1842年沦为法国保护地。1893年10月法国通过法令,确定科为法国的自治殖民地。1895年科被划入法属西非。1946年被划为法国的海外领地。1957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7日宣告独立,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1年4月脱离“法兰西共同体”。独立后,首任总统乌弗埃-博瓦尼曾7次蝉联,直至1993年12月7日逝世。科特迪瓦政治危机始末

政治:2000年7月经全民公决通过的新宪法规定,科实行共和国总统制,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享有最高行力,其次为国民议会、宪法委员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新宪法对总统候选人资格亦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其父母都必须是科特迪瓦人。国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每届任期5年。

经济:独立后实行以“自由资本主义”和“科特迪瓦化”为中心内容的自由经济体制。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创造了“经济奇迹”。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 9亿美元,为1960年独立时的22倍。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出口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出口收入锐减,经济状况恶化。为克服经济困难,1990-1993年实施“稳定和振兴经济”,削减行政开支、改革税制、推行私有化。1994年初,利用非洲法郎贬值有利于出口的机遇,继续执行“稳定和振兴经济”,大力增加出口,经济开始呈现复苏。1995年经济形势继续好转,1996至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增长7%左右。主要矿藏有钻石、黄金、锰、镍、铀、铁和石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12亿吨,天然气储量156亿立方米,铁矿30亿吨,铝矾土12亿吨,镍4. 4亿吨,锰3500万吨。森林面积250万公顷。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食品加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营业总额的35%~40%,其次是棉纺织业,还有炼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工业。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较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的66%。可耕地面积802万公顷,全国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济作物占重要地位,可可和咖啡是两大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60%。

A可可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出口收入占国家出口总额的45%。咖啡生产现居世界第四位、非洲第一位。籽棉产量居非洲第三位,棕榈产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三。粮食不能自给,主要有玉米、小米、高粱、稻米、木薯、山药等。1994年起,热带水果出口量亦有所增加,主要有香蕉、菠萝、木瓜等。森林丰富,木材曾是第三大出口产品。畜牧业不发达。禽蛋基本自给,肉类一半靠进口。渔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7%。重视发展旅游业和开发旅游。外贸连年顺差,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可可、原油、咖啡、木材、金枪鱼、棕榈油、棉花、橡胶等,进口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化学制品、石油制品、建筑材料、电器、食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法国,其次为荷兰、意大利、尼日利亚、美国、德国、马里、比利时和卢森堡等。进出口贸易的98%以上通过海运。阿比让港是西非最大的天然良港和黑非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也是布基纳法索、马里等西非内陆国家的主要出海口和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港口设备较完善。圣佩德罗港是第二大港口。

国名:刚果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ongo),简称刚果(布)

独立日:8月15日(1960年)

国庆日:8月13日(1963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黄、红三色构成,左上方为绿色,右下方为红色,一条**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象征森林及对未来的希望,**代表诚实、宽容和自尊,红色代表热情。

国徽:为一年轻黑人女子图案,铭牌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政要: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年、年、1989年、19年、2002年几次当选总统。

自然地理: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东、南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人口:386万(2004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大小民族56个。最大的民族是南方的刚果族,约占总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凯族占20%;北方原始森林里还生活着少数俾格米人。官方语言为法语。民族语言南方为刚果语、莫努库图巴语,北方为林加拉语。全国居民中一半以上信奉原始宗教,26%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3%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ille),人口95万(1996年)。

行政区划:全国共划分10个省,6个直辖市,83个县。

简史: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

非洲现在政局稳定的有那些国家,及其国情。谢谢~!!

学校呢,北外、北大、北语、北二外、对外经贸、中国传媒、国际关系学院、首都师范。如果你的能力很强,当然是挑最好的学校,因为教师水平差不了太多,但是学校的名牌效应还是很强的,对就业影响很大。如果水平中上,那就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以能考上为准则。关于法语的前景,推荐你一篇文章,说的很现实,但是很准确。这是战斗在非洲论坛一位网友写的文章,对其中的描述本人也深有体会,并且非常欣赏,现在转发一下,供lz参考。

薪水、行业、职业发展—老非洲谈经验—想到非洲的法语毕业生的几个必然误区

我法语专业

06年毕业到非洲

迄今刚好走了10个非洲的法语国家

对于刚刚毕业想来非洲工作的师弟师妹们来讲

暂且恬称自己一声“老非洲”吧。

我时不时都会来这里逛逛

但是很少发帖

基本上大家发的帖子我也都看过

发现限于对非洲和非洲的中资企业的了解

很多兄弟姐妹在找这方面的工作时陷入了误区

现在金融危机来了

工作更不好找了

非洲更成为很多学法语的兄弟姐妹不二的选择

这里我还是说说自己的这几年的所见所感吧

权作参考

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谢谢

(待续)

这里说说法语毕业生找工作的最大的也是最可怕的一个误区

那就是——你不一定非得做翻译!!

很多人还没开始找工作就把自己定位成翻译

这样你就完蛋了

基本上没什么前途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翻译

非洲的法语翻译就是帮助中国人和当地人沟通的一个媒介

说白了就是一个传话筒

你法语说得再好

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牛B的传话筒

因为找工作时你就跟人家说清楚了

你只是一个翻译

翻译是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

说白了

如果哪天领导看你不爽

一脚就把你踢开

反正翻译嘛

只要给钱

一招一大把

就算你有幸不被人踢走

2、3年以后呢

当你整天给别人传话传腻了的时候

你不想干了

拿着几十万人民币回国了

除了翻译

啥工作经验也没有

而那几十万能干啥呢?

连个房子都买不起啊

你想想

你数十年寒窗苦读

拿到就是为了给别人传话么?

可悲啊

真的很可悲

说到这儿你会问我

不干翻译我能干啥啊

我会微笑着给你很多选择

在非洲,法语是你的工具

好好利用这个工具

你可以成为

客户经理、商务经理、Sales、行政主管、公关人员

甚至以后你可以晋升为主管、总经理、区域总裁……

这些不是跟你逗着玩

这是我这些年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

有一个好的开端

你会发现一段时间以后

最开始来非洲赚一笔就散人的那种初衷会改变

你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

我这些年看到很多来非洲赚钱的人

第一种人

在非洲呆了一两年

赚了点小钱

跑了,回国快活去了

过一阵子

又给我发邮件说国内工作不好找

钱也不经花

又要回来了

于是又随便找个单位

重新开始

另外一种法语人

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他们并不以赚快钱为目的

而是一开始就选择一家能够给自己提供发展空间的公司

稳扎稳打慢慢干

几年下来

我看见好几个都成了各自公司的主管

有两三个还当了当地公司的总经理甚至区域的总裁

生存和钱对于他们来讲

已经根本不是问题

优秀的法语和英语

使得他们在职场上实现了快速起飞

所以我常常跟人说

非洲是年轻人在职场上快速起飞的一个最好的平台

(还有很多要说的,A bientot)

在这里咱们再谈谈第二个误区

那就是很多毕业生都很关注的——来非洲的劳动合同的签订

说白了

这确实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

一般大的公司

如华为、中兴、迈瑞、中石油、中建等

人家一年招聘几千甚至上万人(目前经济危机可能会稍减)

对于毕业生的合同都是早就由各自的法务部门印制好的模板

你根本都没得谈

要么签要么不签

人家HR来招聘的时候

你要是从头到尾都跟人家絮絮叨叨的说什么五险一金

人家也许会敷衍你一下,也许根本都懒得理你

但是你一张口别人就觉得你很嫩

总之

大公司对于毕业生的待遇都是有既定的标准的

你根本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但是你也不用担心

大公司是不会在这种几险一金的问题上坑你的

人家都有专门的劳动保障部门

凡是法律规定的什么险什么金

会一个不漏的给你买上

你根本不须去操心

而对于那些相对比较小的公司

比如什么什么矿业啊、什么什么渔业啊、什么什么建工啊

你谈倒是可以谈

但是你谈得再好也没用

等你到了非洲就等于上了贼船

人家要扣你护照、不给你报销机票、拖欠你工资

想咋整你就咋整你

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所以啊

在这个法语毕业生最喜欢纠缠的劳动合同上面

你根本都不需要过多的关心

大公司你谈了也没用

小公司你谈了也白谈

(还要往下写,同志们莫慌)

感谢同志们捧场

让我有动力继续跟大家聊

今天谈谈第三个误区

——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混淆

没有在非洲真正工作过的人的可能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但是毕业生们基本上都拎不清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

一旦混淆

很有可能导致大家做出错误的决策,错失发展的良机

我来唠叨两句吧

呵呵

一般中国人理解的非洲环境就是我这儿所说的大环境

当初我分配以前

就是整天想着能去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这些相对发达的北非国家

因为这些国家大环境好

经济比较发达、物质相对丰富,

也没有疾病、战乱之类的东西

相信很多法语专业的兄弟姐妹们出国前都把这些国家作为首选

甚至有些人非这些国家不去

对于刚果金、喀麦隆、贝宁、塞内加尔这些中西非国家

很多人都是谈虎色变

把这些地方想象得跟阿鼻地狱似的

呵呵

对于没来过非洲的人

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

而一般人来非洲之前都是以大环境作为衡量标准的

比如现在两个公司要你

一个派你去突尼斯

另一个派你去喀麦隆

我敢说90%以上的法语毕业生都会不思索的选择前者

这种武断的选择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小环境

(先歇下啊,待续)

所谓小环境

就是你到了非洲以后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和大家理解的大环境并没有必然联系

我来讲几个真实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以前我在中部非洲某个最艰苦的地方呆过一阵子

那个国家的大环境确实是一塌糊涂

全国连一家像样的超市都没有

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要靠进口

物价奇高

而且还内战连年

极其腐败(是我在非洲见过的最腐败的)

而且气候干燥

气温常年保持在40-50度

这样的国家

估计大家听了都发毛

更别说去工作了

但我跟你说实话

我们在那儿呆的其实挺爽的

因为考虑到环境确实艰苦

公司对我们的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

我们几个人花了1万美金/月的租金租了个全新的别墅

带花园和游泳池

每人一个单间(带大床、书桌、卫生间、空调、热水器、衣柜等)

整个别墅全部覆盖无线网路

我经常没事干的时候关在自己房间里

空调开得最猛

泡一杯茶

拿网络电话给国内的家人朋友一打就是一个下午

大家根本感觉不到我是在非洲

办事处的车辆全是丰田霸道越野车

本地四五个司机三班倒

24小时待命

想啥时候出去就啥时候出去

啥时候嘴馋了

就请上个客户去当地最地道的法国餐馆搓一顿

反正是业务招待费公司报销

花上个几百美金也不心疼

所以那段时间

基本上那个国家首都所有高档的餐厅我都吃遍了

有人会问了

你不是说哪个国家大环境很差吗?

怎么会有高档餐厅呢

这个就得解释一下了

再差的国家也有富人

再有钱的国家也有贫民区啊

国内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把非洲妖魔化了

什么酋长啊、部落啊、茹毛饮血啊

早就是历史啦

我走过这么多所谓最穷的国家

每个国家都有几家很豪华的五星级酒店

还有很多很牛B的度村啊、海滩酒吧、夜总会之类的

当然,我说的都是首都

下面的城市另当别论

呵呵

再讲一个例子

我有个同事

在非洲干了几年后调到法国办事处去了

在巴黎上班了

大家想想

对于一个法语毕业生来讲

这是多么牛的事情啊

大环境多好啊

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首先,法国属于发达国家

没有艰苦补助

因此这位兄弟从非洲到了法国以后

收入直接就砍了一半

当然这也没啥啊

毕竟到了欧洲嘛

收入少一点就少一点吧

就当旅游呗

然而事情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公司说

欧洲交通那么发达

你们就不要租车了嘛

于是这位兄弟以前在非洲24小时有司机和高档专车待命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要每天坐地铁上下班

公司又说

欧洲的房租挺贵的

大家就住公寓吧

游泳池啊花园啥的没啥用的

就忘了吧

于是这位兄弟从高档别墅搬进了普通的公寓

别慌,还没完呢

公司还说

欧洲餐厅挺多的

就不给你你们配厨师了

自己做饭也好、外面去吃也好

饿不死你们的

当然,公司会给一定的补贴啊

于是这位郁闷的兄弟饭来张口的日子也到头了

侃到这儿

大家基本上已经明白了

大环境和小环境孰重孰轻了吧

大环境再好

公司给你提供的小环境不行

你也得郁闷死

小环境要是很好

管他外面疾病啊、贫穷啊

你把自己的房门一关

和你屁关系也没有

毕竟

你在非洲的95%的时间将在办公室、房间和车上度过

只要公司能给你提供舒适的房间、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牛B的代步车辆

你管他大环境咋样呢

你说是吧

呵呵

今天给大家讲讲有哪些公司是最好不要去的

第一类公司,也是最不推荐的公司

(打死我我也不会去这样的公司)

那就是——明确给你定岗为“法语翻译”的公司

前面我已经讲过了

翻译注定是个附属的职位

你看看开会的时候翻译都是搬个小板凳坐在领导的沙发旁边

你想这样多郁闷啊

别人大学也是读4年

你也是读4年

都在一个食堂吃饭

暗恋过同一个女生

凭啥就因为专业不同

你注定要当人家的小弟和跟班呢

You deserve more than that!

当然

有些热爱翻译工作

致力于干一辈子翻译的同志就不要往下看了

比较行行出状元嘛

等你真正干了二三十年翻译以后

你肯定也最终能够牛B起来

我并不是否定翻译这个岗位成功的可能性

只是所这条成功的路比较艰辛而已

呵呵

法语应该是你工具

而不应该成为你的职业

我这里来列举一些此类的公司

比如XX建工啊、XX渔业啊、XX钻井啊

说实话

确实都是大型国企

而且这些单位的小环境确实都不错

吃的用的都是从国内定期发集装箱的

有个朋友给我描述说是

“茅台当水喝,中华当纸烧”

租的车辆都是奔驰啊、悍马之类的

那小日子过得确实很滋润

但是再滋润也和你没啥关系

因为人家指明了招聘你就是做法语翻译的

你进去了就是国企大肚子领导的跟班或者小弟

据我了解

这些公司的法语翻译的工作范围如下:

1、管管本地黑人员工、车辆

你不要太得意

觉得自己管着这么多黑人很牛B

其实说白了

这些杂七杂八的破事在国内就是一个小秘书干的活

你和国内的小秘书唯一的区别就是你赚得可能比她多一点

你现在干着干着可能挺爽的

天天一堆黑人围着你叫“Chef”

但实际上你在中方领导眼里

永远是个翻译

给别人介绍你的时候

都说“这个啊,是我们公司的翻译,小王”

然后别人会轻蔑的看你一眼

然后根本都不搭理你

为啥?

嫌你级别太低呗

您别不信

这在非洲是铁一般的事实

2 做项目的翻译

这个还稍微有点技术含量

经过一段时间

你会学到很多新的专业词汇

但是这些词汇你离开了这个行业基本上用不上了

以后你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而且一旦项目出了问题

那些国企的老油子都会把责任推给你

会很无辜的跟领导说是你没有翻译清楚

于是你就成了老油子们的替罪羊

这种情况每天在非洲无数次的上演

法语毕业生都是涉世未深

如果你打定注意要进这样的国企

那么请你处处小心

不然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如果万一不幸你真的以一个翻译的身份进了这样的大国企

那么你发展的空间是比较有限的

一般你的结局会有两种

1 、可能有极少数会来事儿的翻译会晋升为干部

然后在非洲干了若干年之后

调回国内

继续无休止的明争暗斗

这还属于善终

2 另外绝大多数法语翻译会在非洲干了几年后郁闷的辞职离开

当然

离开以前往往会被迫上一笔不菲的违约金(这是国企的特点,很多企业都是来去自由,早就没有违约金

了)

回国以后

再找别的工作

别人一看你的工作经验

除了管理车辆、黑人还有做翻译

啥也没有

基本上等于零经验

这时候你不得不郁闷的又从零开始起步

拿最低的岗位工资一步一步在新的公司往上爬

你先前在非洲干的那几年

对你而言

除了给你带来一笔小钱之外

基本上属于浪费

如果大家不信

不妨走访一下那些在非洲的翻译们

看看他们的结局是不是我以上讲的这两种

呵呵

当然

凡事都有例外的

也许有人特别有头脑

自己创业开公司了或者找到了别的出路

但毕竟

那是极少数

可以忽略

以上聊了这么多

就是告诉一个铁一般的道理

“不要把自己定位成翻译,也不要轻易选择把你定位成翻译的企业”

谢谢

(还没完,休息会再写)

第二类大家千万不要去的公司

——需要你下工地、下站点的公司不要去

前面谈到了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

请大家注意

我们所说的大环境都是针对首都而言的

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中央化程度那都是相当的高

尤其是黑非洲

首都和外省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一般在非洲的中国人都会呆在首都

如果去首都之外的地方出差甚至常驻

那么你要考虑清楚了

别说建设良好的小环境了

甚至连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都是无法保障的

大家看看新闻报道的非洲的华人被枪杀啊、啊

基本上都是下站点或者去外省的

很少有在首都出事的

我讲几个真实的例子吧

06年乍得某建筑公司员工离开首都去北部出差

结果傍晚时候被一个喝醉酒的黑人大兵对着他的车开了一枪

打入驾驶室

又从顶部反弹射穿该员工的小腿

此事震动所有乍得华人

因北部缺医少药

该公司连夜把把该员工运回首都

后因抢救及时幸免于难

不知道是否留有后遗症

08年多哥某建筑公司的员工去外省出差

因蚊虫叮咬

疟疾症发

外省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救治

只得将该员工抢运回首都洛美

因为路途比较远

途中为压制病情

该员工自己服用了抗虐药物

回到首都后到了黑人医院

黑人又对他实施了药物治疗

但是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于是接着用药

最终眼看着快不行了

于是专机急送法国治疗

到了法国一诊断

原来是用药太多太杂

(抗疟药严重伤肾)

导致肾衰竭

为延续生命

必须在法国做肾透析和其他治疗

一天的治疗费用是3000欧元!!

目前已经没有消息了……

说了这么多

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

到非洲哪个国家其实无所谓

甚至你实在找不到好的企业

去当个法语翻译也行

但是有一点

千万要呆在首都!

尤其是黑非洲国家

不要去外省

所以你跟企业谈的时候

什么三险一金啊、休啊、合同啊

全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问清楚你的工作地点

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在首都常驻

要你出首都、下工地的坚决不要去

如果由公司跟你说他们在首都以外的工地条件也很好

你就权且当他放了一个屁吧

国企有很多老油子是骗你没商量的

我跟各位兄弟姐妹彼此都不认识

所以是没有利益冲突的

所以你要相信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没什么比你的健康甚至生命更重要!

呵呵

(再歇一会,回头聊)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家我觉得比较不错的公司

纯属个人看法

肯定会有我的感彩在里面

大家如果不同意

权当是看看笑话吧

呵呵

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

我是在通讯行业混的人

因此推荐的第一家企业是华为

这家公司

我就不用多做介绍了

中国民营企业的典范

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

网上的朋友对华为可谓是毁誉参半

但是对于想到非洲来工作的法语人

或多或少都曾经或者已经把华为作为自己的目标单位

在华为

法语人的价值可谓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这家公司里面

没有翻译这个头衔

一般学法语的人到了华为

职位都是客户经理、公共关系专员、融资经理、办事处主任、甚至代表处总经理

先说说最普遍的客户经理是个什么样的岗位

华为的客户经理可以说是最具有争议性的人群

非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华为的代表处(除了南部的2个小国以外)

每个代表处最先进入也是最重要的岗位就是客户经理

华为的教条是“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而客户经理就是代表公司与客户沟通的渠道

客户的需求都是通过客户经理传达给公司的

因此在华为客户经理的权力是很大的

所有对外的合同或者协议

都只有代表处总经理或者客户经理签字才有效

代表处其他人都是无权代表公司签约的

所以

你可以看到华为很多客户关系做得好的客户经理那是非常的牛B

法国、西班牙、迪拜、南非、埃及、香港、深圳、北京、上海……

经常带着客户飞来飞去的

住最豪华的酒店,出入最高档的西餐厅

对于做得好的客户经理来讲

太平常了

当然

客户经理压力也是很大的

做得差的客户经理要是丢了单或者遭到客户投诉

那估计离死也不远了

呵呵

很多人会关系其收入

这里买个关子

下一节我再给大家揭露

呵呵

不好意思

这些天实在太忙

周末一个朋友看到这篇帖子突然问我是不是我写的我才记得该更新下了

呵呵

不啰嗦了

直接晒工资待遇

在非洲的公司的收入有三家我比较了解

1、中兴

对于毕业生来说

一般是4k左右的国内工资

然后在黑非洲每天是75-80美金的补助(以下按照80USD计算)

由于美金跌得比较厉害

为了稳定军心

公司一直把汇率固定在1USD=7.5RMB

也就是说应届法语毕业生(本科)在黑非洲的月收入为:4000+80*7.5=22000

中兴的工资缴税很少,基本可以忽略

而补助是不用缴税的,这个应该赞一下,呵呵

所以说本科毕业生到中兴黑非洲每月的固定收入是22000RMB(每月天数不同略有浮动)

目前海外的政策是吃住行全包

也就是住宿、吃饭、用车都是公司掏钱

这每个月2万多人民币基本上全落你口袋里面

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的是

1、中兴涨工资很慢,所以这个收入几年内可能不会变动,除非你和领导关系特别号或者业绩特别突出

2、中兴的年终奖不会太多,一般在2-3万之间浮动,如果你能签下特别大特别大的大单另当别论

所以你如果在非洲呆上一年

你得到的钱是:

22*12+30=294k

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小奖

理论上你的年收入是在30万人民币(确实挺诱惑吧,哈哈)

不过一般都会回去休

休是没有补助的

只有工资

所以收入还是离30万差一点点

说到休制度

中兴是呆满6个月可以休

6个月休14天

9个月休21天

12个月休28天

依此类推

每多呆三个月增加一个星期的年休

休回国的机票公司承担

目前法语国家一般式法航和埃塞俄比亚或者肯尼亚航空公司的航班可到

因为要节约成本

中兴不让员工做法航的飞机

所以中兴法语区的员工回国都是坐便宜的埃塞俄比亚航空、肯尼亚航空或者阿联酋航空

需要办理ECTN证书的非洲国家有哪些

国名:安哥拉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Angola)

独立日:11月11日(15年)

国庆日:11月11日(15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由红、黑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旗面中间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齿轮和砍刀。在弧形齿轮和砍刀之间有一颗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对非洲大陆的颂扬;红色表示同殖民者进行斗争的先烈的鲜血。五角星表示国际主义和进步事业,五个角象征团结、自由、正义、民主与进步。齿轮和砍刀象征着工农劳动者和军队的团结,并表示对早年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农民和战士的纪念。

国徽:呈圆形。圆面为浅蓝色,圆周由齿轮和安哥拉的主要农产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绿枝图案组成。下方齿轮和绿枝连接处是一本打开的书,象征教育和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书之上为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这个年轻的国家;太阳光芒中交叉着锄头和砍刀,象征国际主义和人民永远向前;之上为一颗**五角星,寓意同国旗。底端的**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安哥拉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Jose Eduardo Dos Santos),19年9月起任总统。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全长1650公里。面积124.67万平方公里。全国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区。中西部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库邦戈河、宽扎河、库内内河和宽多河。北部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是安与刚果金(原扎伊尔)之间的界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安哥拉虽靠近赤道,但由于地势高耸,又有大西洋寒流的影响,使得其最高气温不超过摄氏28度,年平均气温摄氏22度,有“春天国度”的美称。

人口:约1400多万 。主要由奥温本杜、姆本杜、巴刚果、隆达等30多个部族组成。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各主要部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49%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他大部分居民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罗安达 (Luanda),人口约400万(2004年)。

简史:中世纪时期,安哥拉分属刚果、恩东戈、马塔姆巴和隆达四个王国。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队首次抵达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东戈王国,1576年建立罗安达城。在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占领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将安改为“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 50年代中期以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先后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运”开始进行武装斗争。15年1月15日,上述三个组织同葡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1月31日安三个组织同葡当局组成过渡。不久,“安人运”、“安解阵”、“安盟”之间发生武装冲突,8月过渡解体。葡当局于15年11月10日宣布“把权力交给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任总统。16年“安人运”击溃“安解阵”部队,并将“安盟”部队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安哥拉共和国。

政治:现行宪法于15年11月11日颁布,18年1月、1980年8月、1991年3月和1992年8月四次修改。 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共和国总统经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总统兼任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有权公布或废除法律,宣布战争或和平状态,任免部长、军队高级将领、、总检察长、最高法院法官等。宪法还规定,安哥拉既不参加任何国际军事组织,也不允许外国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安哥拉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议会同的权力分开。法院和法官有权独立行使审判权。1992年8月,议会决定将国名由“安哥拉人民共和国”改为“安哥拉共和国”;“人民议会”改为“国民议会”;各级法院均删去“人民”字样。

经济:安哥拉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钻石、铁、铜、黄金、石英、大理石等。石油工业是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石油日产量为120万桶。钻石等矿产在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钻石产值约8亿美元。安森林面积达5300万公顷(覆盖率约40%),出产乌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甘蔗、棉花、剑麻、花生等,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木薯、水稻、小麦、豆类等。安哥拉的渔业也很丰富,每年渔业产品出口创汇达数千万美元。

国名:布隆迪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rundi)

独立日:7月1日(1962年)

国庆日:7月1日(1962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两道交叉的白色宽条将旗面分成四个三角形,上下两个相等,为红色;左右两个相等,为绿色。旗面中央是白色圆地,内有三颗带绿边的红色六角星,呈品字形排列。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牺牲者的鲜血,绿色象征所期望的进步事业,白色代表和平存在于人类中间。三颗星象征“团结、劳动、进步”,同时也代表布隆迪三个部族——胡图族、图西族、特瓦族,及其团结。

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中绘有一个金色的狮子头,盾徽背后交叉竖着三支矛,下面的白色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政要: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 (Pierre Nkurunziza),2005年8月19日当选,26日宣誓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东非大裂谷东侧高原构成,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国”之称。西部刚果尼罗山脉贯穿南北,形成中央高原,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为尼罗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的分水岭;裂谷带地势比较平缓。境内河网稠密,较大的河流有鲁齐齐河和和马拉加拉西河,鲁武武河是尼罗河的源头。坦噶尼喀湖低地、西部河谷及东部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

人口:734万(2004年),由胡图(85%)、图西(13%)和特瓦(2%)三个部族组成。基隆迪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57%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

首都:布琼布拉 (Bujumbura),人口40万(2000年)。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2至26℃左右。

简史:16世纪时建立了封建王国。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比利时军队占领。1922年成为比利时的委任统治地。1946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布隆迪交比利时托管。1962年6月27日第16届联大通过关于布隆迪独立的决议,7月1日布宣布独立,实行君主立宪,称布隆迪王国。1966年11月28日,米孔贝罗首相发动,废黜恩塔尔五世,宣布成立布隆迪共和国,自任总统兼总理。16年11月1日,以第一副总参谋长巴加扎上校为首的一批军官推翻了米孔贝罗,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巴加扎出任最高革命委员会、共和国总统。年8月布举行全民选举,巴当选为总统。1987年9月布约亚少校发动,推翻巴加扎,组成救国军事委员会,布约亚任会、共和国总统。宣布中止宪法。1988年8月北部地区发生流血骚乱,致使5000余人丧生,4万多人逃往邻国卢旺达。骚乱平息后,布约亚总统宣布成立“民族团结协商委员会”,并于同年10月19日改组,增设总理。1990年5月,公布“民族团结宪章草案”,12月,布民族统一进步党召开特别代表大会,通过了“民族团结宪法草案”,组成了由图西和胡图两个部族各占一半的新中央委员会,以取代原最高权力机构—救国军事委员会。1992年3月13日颁布实施布独立以来的第三部宪法。宪法规定,布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总统以单名两轮制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总理由总统任命,对总统和议会负责。 布隆迪各派权力分享谈判取得进展

国名:贝宁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Benin,La République du Bénin)

独立日:8月1日(1960年)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左侧为一绿色竖长方形,右侧为上黄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绿色象征繁荣,**代表土地,红色代表太阳。绿、黄、红三色也是泛非颜色。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四组图案:左上角为古老的城堡,右上角为十字勋章,左下角为棕榈树,右下角为航行的船队。盾徽两侧各有一只金豹;上端为两只羊角,装着颗粒饱满的玉米,象征丰裕;下端的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友爱、正义、勤劳”。

国家政要:总统托马·博尼·亚伊(Thomas Boni Yayi),2006年4月宣誓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11.2万多平方公里。位于西非中南部,东邻尼日利亚,西北、东北与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交界,西与多哥接壤,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125公里。全境南北狭长,南窄北宽。南部沿海为宽约100公里的平原。中部为海拔200-400米波状起伏的高原。西北部的阿塔科拉山海拔641米,为全国最高点。韦梅河是全国最大河流。沿海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和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

人口:660万(2002年)。共60多个部族。主要是芳、约鲁巴、阿贾、巴利巴、颇尔和松巴等族。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使用较广的语言有芳语、约鲁巴语和巴利巴语。居民中65%信奉传统宗教,15%信奉伊斯兰教,约20%信奉基督教。

首都:波多诺伏(Porto-Novo),国民议在地,人口30万。科托努(Cotonou),所在地,人口70万。

简史:1580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在沿海地区贩卖奴隶。17世纪初南部形成阿波美等王国。1670年法国入侵。189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8月1日独立,成立达荷美共和国。独立后政局动荡,先后发生5次军事,12次更换国家元首。12年10月26日以陆军副参谋长克雷库少校为首的青年军官发动,推翻以阿奥马德贝为的三人总统委员会,成立军。克雷库自任总统和全国革命委员会。15年11月30日国名改为贝宁人民共和国,1990年3月1日又改为贝宁共和国。 贝宁青铜文化:非洲艺术的奇葩

政治:1990年12月2日由公民投票通过了贝宁历史上第七部宪法。宪法规定,“建立一个法制和民主多元化的国家”,实行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离的原则和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议会称国民议会,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行使立法权并监督工作。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但不得兼任其他公职。

经济: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和转口贸易为国民经济两大支柱。贫乏。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磷酸盐、大理石、黄金等。天然气储量910亿立方米。铁矿石储量约5.06亿吨。渔业丰富,海洋鱼类约有257种。森林面积3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6.6%。工业基础薄弱,设备陈旧,生产能力较低。主要有食品加工、纺织和建材业。有可耕地830万公顷,实际耕种面积不足17%。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粮食基本自给。主要粮食作物有木薯、山药、玉米、小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腰果、棕榈、咖啡等。旅游业是贝宁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主要旅游景点有冈维埃水上村、维达古城、维达历史博物馆、阿波美古都、野生动物园、埃维埃旅游公园、海滩等。

国名:博茨瓦纳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Botswana)

独立日:9月30日(1966年)

国庆日:9月30日(1966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中间横贯一道黑色宽条,上下为两个淡蓝色的横长方形,黑色与淡蓝色之间是两道白色细条。黑色代表博茨瓦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黑人;白色代表白人等人口中的少数部分;蓝色象征蓝天和水。国旗的寓意是在非洲的蓝天下,黑人和白人团结、生活在一起。

国徽: 中间为盾徽。盾面上有三组图案:中部为淡蓝色、白色相间的波纹;下方的牛头象征该国传统的饲养业,表明国家的经济特点;上方有三个齿轮,象征农村地区与正在振兴的工业之间的合作。盾徽左侧是一根象牙;右侧是一株黍米,象征该国的农业。两只非洲斑马支扶着盾徽,象牙和斑马象征国家的动物群。斑马的花纹黑白相间、合为一体,象征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和睦。底端的绶带上用当地文写着“雨露”,表示人民希望风调雨顺。

国家政要:总统费斯图斯·莫哈埃(Festus Mogae) ,1998年4月1日就任,1999年10月大选获胜蝉联。2004年10月获得连任。

自然地理:面积58.173万平方公里。非洲南部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地处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沙漠,西北部为奥卡万戈三角州沼泽地,东南部和弗朗西斯敦周围是丘陵。大部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人口: 164万(2005年)。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全国有8个主要部族: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塔瓦纳、卡特拉、莱特、罗龙和特罗夸。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欧洲人和亚洲人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和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

首都:哈博罗内(Gaborone),人口约18. 6万(2001年)。年均最高气温为28.3℃,年均最低气温为12.9℃,年均气温20.7℃。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西北、乔贝、中部、东北、杭济、卡拉哈迪、南部、东南、昆嫩、卡特伦。

简史:独立前称贝专纳。茨瓦纳人于公元13~14世纪由北方迁居于此。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贝专纳保护地”。1966年9月30日宣告独立,改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由博茨瓦纳民主党执政,卡马任总统。1980年7月,卡马病逝,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连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4月1日,莫哈埃接任总统。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多党议会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连任两次;总统死亡或辞职时,副总统自动接任总统职务。总统和国民议会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决议、法案须经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总统有权召集或解散国民议会。酋长院是议会的咨询机构,由15名成员组成,8个主要部族的8名酋长是当然成员,任职终身;这8名酋长再从宪法指定的4个市区的副酋长和行使副酋长职务的人中选出4名“选举成员”,任期5年;最后再由这12人从选民中选出3名“特选成员”,任期5年。酋长院的职责范围和权力仅限于传统的、有关非洲组织的一些特定事务,比如习惯法、非洲法院、领导职务、部族财产、部落首领的任免、宪法修正案等。每年议会开幕前,酋长院先召开例会,向议会提出动议和议案,但不具有任何约束力。酋长院在必要时可要求有关部长到酋长院说明情况,部长也可到酋长院征询意见。酋长院和副由成员选举产生。实行总统内阁制。

经济:博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以钻石业、养牛业和新兴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矿产丰富。主要矿藏为钻石,其次为铜镍、煤、苏打灰、铂、金、锰等。石油勘探正在进行之中。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铜镍矿蕴藏量为4600万吨,煤蕴藏量170亿吨。从七十年代中期,矿业取代畜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之一。钻石基本出口,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有三大钻石矿:吉瓦嫩、奥拉帕和莱特拉卡内。传统轻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其次是饮料、金属加工和纺织等。近年来,汽车装配业发展很快,一度成为第二大创汇行业。农业较落后,80%以上的粮食依靠进口。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15%,种植面积为可耕地的5%。主要农作物为高粱、玉米、小米和谷类。畜牧业以养牛为主,产值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0%,是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博是非洲最大的畜产品加工中心之一,有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厂和肉类加工厂。博是非洲主要旅游国,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是主要旅游。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奥卡万戈内陆三角洲和乔贝国家公园为主要旅游点。主要出口钻石、汽车及零配件、铜镍矿、牛肉、纺织品和苏打灰制品等;进口汽车及交通设备、机械及电子产品、食品及饮料、金属、化工和橡胶制品、燃料和烟草等。

国名: 科特迪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 La Republique de Cote d'Ivoire)

独立日:8月7日(1960年)

国庆日:12月7日(14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橙、白、绿三色。橙色代表热带大草原,白色象征南、北方的团结,绿色代表南部地区的原始森林。橙、白、绿三色还分别解释为:民族爱国精神、和平与纯洁、对未来的希望。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绿色的盾面上有一只非洲大象头,象牙是该国的象征,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盾徽上面是太阳图案,两旁各有一棵油棕树——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下端的绶带上写着“科特迪瓦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洛朗·巴博(Laurent Gbagbo) ,2000年10月26日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西与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交界,北同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为邻,东与加纳相连,南濒几内亚湾,海岸线长约550公里。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海拔500-1000米的芒达山和丘里山地,北部为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东南部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泻湖平原。全境最高峰宁巴山(科几边境)海拔1752米。主要河流有邦达马河、科莫埃河、萨桑德拉河和卡瓦利河。属热带气候。北纬7°以南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7°以北为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 1810万(2005年)。全国有69个民族,主要分4大族系:

阿肯族系(约占42%)、曼迪族系(约占27%)、克鲁族系(约占15%)和沃尔特族系(约占16%)。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迪乌拉语(无文字)。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人口的40%信奉伊斯兰教,27.5%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拜物教。

首都: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 (Yamoussoukro),人口15万(1998年),位于阿比让以北220公里,是独立后首任总统费利克斯·乌费埃—博瓦尼的家乡;经济首都,阿比让(Abidjan) ,人口300万(1998年)。1983年3月12日,科决定将首都迁往亚穆苏克罗,但机构及外交使团至今仍留在阿比让。

行政区划:全国划为56个省、1个市和198个县。1991年6月,科将全境划为10个行政管辖区,各辖区下辖几个省,驻管辖区首府的负责该区协调工作,但不算一级行政机构。1996年7月改为12个管辖区,19年1月调为16个,2000年增至19个。

简史:科特迪瓦1986年以前曾译象牙海岸。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境内曾建立过一些小王国,如宫格王国、印德尼埃王国、阿西尼王国等。公元11世纪,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宫格城为当时非洲南北贸易中心之一。13-15世纪科北部曾隶属于马里帝国。15世纪后半叶,葡、荷、法殖民者相继入侵。掠夺象牙和奴隶,沿海一带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场。

1475年葡殖民者命名该地为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1842年沦为法国保护地。1893年10月法国通过法令,确定科为法国的自治殖民地。1895年科被划入法属西非。1946年被划为法国的海外领地。1957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7日宣告独立,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1年4月脱离“法兰西共同体”。独立后,首任总统乌弗埃-博瓦尼曾7次蝉联,直至1993年12月7日逝世。科特迪瓦政治危机始末

政治:2000年7月经全民公决通过的新宪法规定,科实行共和国总统制,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享有最高行力,其次为国民议会、宪法委员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新宪法对总统候选人资格亦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其父母都必须是科特迪瓦人。国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每届任期5年。

经济:独立后实行以“自由资本主义”和“科特迪瓦化”为中心内容的自由经济体制。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创造了“经济奇迹”。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 9亿美元,为1960年独立时的22倍。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出口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出口收入锐减,经济状况恶化。为克服经济困难,1990-1993年实施“稳定和振兴经济”,削减行政开支、改革税制、推行私有化。1994年初,利用非洲法郎贬值有利于出口的机遇,继续执行“稳定和振兴经济”,大力增加出口,经济开始呈现复苏。1995年经济形势继续好转,1996至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增长7%左右。主要矿藏有钻石、黄金、锰、镍、铀、铁和石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12亿吨,天然气储量156亿立方米,铁矿30亿吨,铝矾土12亿吨,镍4. 4亿吨,锰3500万吨。森林面积250万公顷。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食品加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营业总额的35%~40%,其次是棉纺织业,还有炼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工业。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较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的66%。可耕地面积802万公顷,全国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济作物占重要地位,可可和咖啡是两大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60%。

A可可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出口收入占国家出口总额的45%。咖啡生产现居世界第四位、非洲第一位。籽棉产量居非洲第三位,棕榈产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三。粮食不能自给,主要有玉米、小米、高粱、稻米、木薯、山药等。1994年起,热带水果出口量亦有所增加,主要有香蕉、菠萝、木瓜等。森林丰富,木材曾是第三大出口产品。畜牧业不发达。禽蛋基本自给,肉类一半靠进口。渔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7%。重视发展旅游业和开发旅游。外贸连年顺差,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可可、原油、咖啡、木材、金枪鱼、棕榈油、棉花、橡胶等,进口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化学制品、石油制品、建筑材料、电器、食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法国,其次为荷兰、意大利、尼日利亚、美国、德国、马里、比利时和卢森堡等。进出口贸易的98%以上通过海运。阿比让港是西非最大的天然良港和黑非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也是布基纳法索、马里等西非内陆国家的主要出海口和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港口设备较完善。圣佩德罗港是第二大港口。

国名:刚果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ongo),简称刚果(布)

独立日:8月15日(1960年)

国庆日:8月13日(1963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黄、红三色构成,左上方为绿色,右下方为红色,一条**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象征森林及对未来的希望,**代表诚实、宽容和自尊,红色代表热情。

国徽:为一年轻黑人女子图案,铭牌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政要: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年、年、1989年、19年、2002年几次当选总统。

自然地理: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东、南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人口:386万(2004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大小民族56个。最大的民族是南方的刚果族,约占总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凯族占20%;北方原始森林里还生活着少数俾格米人。官方语言为法语。民族语言南方为刚果语、莫努库图巴语,北方为林加拉语。全国居民中一半以上信奉原始宗教,26%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3%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ille),人口95万(1996年)。

行政区划:全国共划分10个省,6个直辖市,83个县。

简史: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

脑筋急转弯

一、安哥拉CNCA

安哥拉CNA、洛比托CNCA、卢安达CNCA、罗安达ARC

安哥拉规定,进口到本国的任何货物都必须办理CNCA船运证书,如果不办理起运港将无法顺利出正本提单,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将无法正常清关和提货,还会产生高额的罚金!

操作流程:

1、.填写办理机构提供的申请表、带有准确箱封号的提单副本和商业INVOICE(INVOICE上面的金额请与收货人确认,因为此文件是目的港清关文件)

2、收到以上资料后审核没问题了,财务开账单以便付款

3、办理机构收到付款水单后,2-3小时内放号码

4、取得号码后提供给船公司,船公司提供提单副本或打印正本提单

5、放号同时放一个草本给客户核对,核对无误后发到国外审核批复

6、国外审核批复需要1-2个工作日,批复后可以出正本

7、证书正本快递给客户

二、刚果金FERI

刚果金FERI,马塔迪FERI

根据刚果(金)民主共和国规定,所有运往刚果(金)民主共和国港口(MATADI港)或中转港口(如:DAR ES SALAAM,MOMBASA,DURBAN,POINTE NOIRE港口)的货物都必须申请F.E.R.I号码。如果没有申请此F.E.R.I将视为触犯所有运往刚果(金)民主共和国的条例,并在目的港受到严厉惩罚。

操作流程:

1、.填写办理机构提供的申请表、带有准确箱封号的提单副本和商业INVOICE(INVOICE上面的金额请与收货人确认,因为此文件是目的港清关文件)

2、收到以上资料后审核没问题了,财务开账单以便付款

3、办理机构收到付款水单后,2-3小时内放号码

4、取得号码后提供给船公司,船公司提供提单副本或打印正本提单

5、放号同时放一个草本给客户核对,核对无误后发到国外审核批复

6、国外审核批复需要1-2个工作日,批复后可以出正本

7、证书正本快递给客户

三、加蓬BIETC

加蓬BIETC、利伯维尔港BIC

根据加蓬共和国法令,凡发货至加蓬共和国的利伯维尔港的货都必须申请跟踪单(BIC/CRN),每一份提单都需要申请一份跟踪单,如果没有及时办理,目的港将产生高额罚金!

(1) 跟踪单必须在货物装货前或装货时预先申请,跟踪单必须在装货后不迟于5 个工作日内申请!

(2) 所有运往加蓬共和国的货物如没有跟踪单,将有可能在目的港被扣留或惩罚。

针对上述规定我们建议贵司 (发货人或出口商) 严格地遵守以上加蓬共和国的法令并在指定时间内提出跟踪单的申请。

操作流程:

1、.填写办理机构提供的申请表、带有准确箱封号的提单副本和商业INVOICE(INVOICE上面的金额请与收货人确认,因为此文件是目的港清关文件)

2、收到以上资料后审核没问题了,财务开账单以便付款

3、办理机构收到付款水单后,2-3小时内放号码

4、取得号码后提供给船公司,船公司提供提单副本或打印正本提单

5、放号同时放一个草本给客户核对,核对无误后发到国外审核批复

6、国外审核批复需要1-2个工作日,批复后可以出正本

7、证书正本快递给客户

四、刚果(布)ECTN

黑角ECTN

根据刚果(布)民主共和国通告编号DFL|FAC|NO.004|BB|04|2008签发于22|04|2008即日起生效,所有运往刚果(布)民主共和国港口黑角港(Pointe-Noire港)的货物都必须申请ECTN。如果没有申请此ECTN跟踪号码将视为触犯所有运往刚果(布)民主共和国的条例,并在目的港受到严厉惩罚。

操作流程:

1、1、.填写办理机构提供的申请表、带有准确箱封号的提单副本和商业INVOICE(INVOICE上面的金额请与收货人确认,因为此文件是目的港清关文件)

2、收到以上资料后审核没问题了,财务开账单以便付款

3、办理机构收到付款水单后发ECTN草本给客户核对

4、核对无误后发到国外审核批复,审核批复需要1-2个工作日

5、审核批复后就会有ECTN正本了,办理机构将ECTN正本和寄给客户,ECTN正本上有ECTN NO. .

五、喀麦隆BESC

喀麦隆BESC,杜阿拉ECTN

根据喀麦隆海关规定,依据喀麦隆交通部2006年7月11日第00557号法令内容,从2006年10月15日起,所有进出口喀麦隆的货物,包括散货、杂货、集装箱货物、新车、二手车必须一张提单提供一份BESC单据,但货物转运或转船运不包括在内。

BESC的法文全称为Bordereaux Electronique de Suivi des Cargaisons,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Cargo Tracking Note (ECTN),即电子货物追踪单。签发BESC的机构为喀麦隆国家船运委员会(CNCC)及其在各国的代表处,该委员会总部位于喀麦隆杜阿拉市,在各国设有代表处或合作机构。

操作流程:

1、.填写办理机构提供的申请表、带有准确箱封号的提单副本和商业INVOICE(INVOICE上面的金额请与收货人确认,因为此文件是目的港清关文件)

2、收到以上资料后审核没问题了,财务开账单以便付款

3、办理机构收到付款水单后,2-3小时内放号码

4、取得号码后提供给船公司,船公司提供提单副本或打印正本提单

5、放号同时放一个草本给客户核对,核对无误后发到国外审核批复

6、国外审核批复需要1-2个工作日,批复后可以出正本

7、证书正本快递给客户

六、贝宁BESC

贝宁BESC、科托努BESC、科特奴ECTN

根据贝宁国法令凡发货至贝宁科托努 (COTONOU) 港或经由此港转往其他目的地的货物都必须申请电子货物跟踪单(ECTN).-ELECTRONIC CARGO TRACKING NOTE(ECTN)或称BORDEREAU DE SUIVI DE CARGAISON (BESC)电子货物跟踪单 -- BENIN (贝宁国) ,如果不办理此文件,目的港清关时会产生高额罚金!

操作流程:

1、.填写办理机构提供的申请表、带有准确箱封号的提单副本和商业INVOICE(INVOICE上面的金额请与收货人确认,因为此文件是目的港清关文件)

2、收到以上资料后审核没问题了,财务开账单以便付款

3、办理机构收到付款水单后,2-3小时内放号码

4、取得号码后提供给船公司,船公司提供提单副本或打印正本提单

5、放号同时放一个草本给客户核对,核对无误后发到国外审核批复

6、国外审核批复需要1-2个工作日,批复后可以出正本

7、证书正本快递给客户

七、布基纳法索ECTN

布基纳法索ECTN

根据布基那法索当地海关的要求,凡由中国大陆各港口机械产品或其他产品出口至该国的集装箱及所有散杂货,发货人必须在装船前向其当局在中国大陆的指定代理申请“电子货物单”(ECTN) 号码,并显示在提单和舱单上的品名描述部分,于目的港清关时使用,否则将导致收货人延滞提货及遭受当局罚款。但目前我国有些出口商没有申请并随提单附加ECTN,已经或即将在目的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操作流程:

1、.填写办理机构提供的申请表、带有准确箱封号的提单副本和商业INVOICE(INVOICE上面的金额请与收货人确认,因为此文件是目的港清关文件)

2、收到以上资料后审核没问题了,财务开账单以便付款

3、办理机构收到付款水单后,2-3小时内放号码

4、取得号码后提供给船公司,船公司提供提单副本或打印正本提单

5、放号同时放一个草本给客户核对,核对无误后发到国外审核批复

6、国外审核批复需要1-2个工作日,批复后可以出正本

7、证书正本快递给客户

八、尼日利亚CTN

尼日利亚CTN、拉各斯CTN、尼亚美CTN、阿帕帕CTN、尼亚美CTN

尼日利亚当局规定,对所有发往其境内的货物必须办理CTN货物跟踪号码,如果不办理此CTN号码,货物将无法在其港口清关和提货,起运港将出不了正本提单。

国名:安哥拉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Angola)

独立日:11月11日(15年)

国庆日:11月11日(15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由红、黑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旗面中间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齿轮和砍刀。在弧形齿轮和砍刀之间有一颗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对非洲大陆的颂扬;红色表示同殖民者进行斗争的先烈的鲜血。五角星表示国际主义和进步事业,五个角象征团结、自由、正义、民主与进步。齿轮和砍刀象征着工农劳动者和军队的团结,并表示对早年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农民和战士的纪念。

国徽:呈圆形。圆面为浅蓝色,圆周由齿轮和安哥拉的主要农产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绿枝图案组成。下方齿轮和绿枝连接处是一本打开的书,象征教育和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书之上为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这个年轻的国家;太阳光芒中交叉着锄头和砍刀,象征国际主义和人民永远向前;之上为一颗**五角星,寓意同国旗。底端的**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安哥拉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Jose Eduardo Dos Santos),19年9月起任总统。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全长1650公里。面积124.67万平方公里。全国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区。中西部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库邦戈河、宽扎河、库内内河和宽多河。北部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是安与刚果金(原扎伊尔)之间的界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安哥拉虽靠近赤道,但由于地势高耸,又有大西洋寒流的影响,使得其最高气温不超过摄氏28度,年平均气温摄氏22度,有“春天国度”的美称。

人口:约1400多万 。主要由奥温本杜、姆本杜、巴刚果、隆达等30多个部族组成。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各主要部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49%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他大部分居民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罗安达 (Luanda),人口约400万(2004年)。

简史:中世纪时期,安哥拉分属刚果、恩东戈、马塔姆巴和隆达四个王国。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队首次抵达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东戈王国,1576年建立罗安达城。在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占领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将安改为“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 50年代中期以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先后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运”开始进行武装斗争。15年1月15日,上述三个组织同葡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1月31日安三个组织同葡当局组成过渡。不久,“安人运”、“安解阵”、“安盟”之间发生武装冲突,8月过渡解体。葡当局于15年11月10日宣布“把权力交给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任总统。16年“安人运”击溃“安解阵”部队,并将“安盟”部队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安哥拉共和国。

政治:现行宪法于15年11月11日颁布,18年1月、1980年8月、1991年3月和1992年8月四次修改。 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共和国总统经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总统兼任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有权公布或废除法律,宣布战争或和平状态,任免部长、军队高级将领、、总检察长、最高法院法官等。宪法还规定,安哥拉既不参加任何国际军事组织,也不允许外国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安哥拉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议会同的权力分开。法院和法官有权独立行使审判权。1992年8月,议会决定将国名由“安哥拉人民共和国”改为“安哥拉共和国”;“人民议会”改为“国民议会”;各级法院均删去“人民”字样。

经济:安哥拉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钻石、铁、铜、黄金、石英、大理石等。石油工业是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石油日产量为120万桶。钻石等矿产在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钻石产值约8亿美元。安森林面积达5300万公顷(覆盖率约40%),出产乌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甘蔗、棉花、剑麻、花生等,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木薯、水稻、小麦、豆类等。安哥拉的渔业也很丰富,每年渔业产品出口创汇达数千万美元。

国名:布隆迪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rundi)

独立日:7月1日(1962年)

国庆日:7月1日(1962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两道交叉的白色宽条将旗面分成四个三角形,上下两个相等,为红色;左右两个相等,为绿色。旗面中央是白色圆地,内有三颗带绿边的红色六角星,呈品字形排列。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牺牲者的鲜血,绿色象征所期望的进步事业,白色代表和平存在于人类中间。三颗星象征“团结、劳动、进步”,同时也代表布隆迪三个部族——胡图族、图西族、特瓦族,及其团结。

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中绘有一个金色的狮子头,盾徽背后交叉竖着三支矛,下面的白色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政要: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 (Pierre Nkurunziza),2005年8月19日当选,26日宣誓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东非大裂谷东侧高原构成,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国”之称。西部刚果尼罗山脉贯穿南北,形成中央高原,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为尼罗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的分水岭;裂谷带地势比较平缓。境内河网稠密,较大的河流有鲁齐齐河和和马拉加拉西河,鲁武武河是尼罗河的源头。坦噶尼喀湖低地、西部河谷及东部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

人口:734万(2004年),由胡图(85%)、图西(13%)和特瓦(2%)三个部族组成。基隆迪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57%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

首都:布琼布拉 (Bujumbura),人口40万(2000年)。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2至26℃左右。

简史:16世纪时建立了封建王国。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比利时军队占领。1922年成为比利时的委任统治地。1946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布隆迪交比利时托管。1962年6月27日第16届联大通过关于布隆迪独立的决议,7月1日布宣布独立,实行君主立宪,称布隆迪王国。1966年11月28日,米孔贝罗首相发动,废黜恩塔尔五世,宣布成立布隆迪共和国,自任总统兼总理。16年11月1日,以第一副总参谋长巴加扎上校为首的一批军官推翻了米孔贝罗,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巴加扎出任最高革命委员会、共和国总统。年8月布举行全民选举,巴当选为总统。1987年9月布约亚少校发动,推翻巴加扎,组成救国军事委员会,布约亚任会、共和国总统。宣布中止宪法。1988年8月北部地区发生流血骚乱,致使5000余人丧生,4万多人逃往邻国卢旺达。骚乱平息后,布约亚总统宣布成立“民族团结协商委员会”,并于同年10月19日改组,增设总理。1990年5月,公布“民族团结宪章草案”,12月,布民族统一进步党召开特别代表大会,通过了“民族团结宪法草案”,组成了由图西和胡图两个部族各占一半的新中央委员会,以取代原最高权力机构—救国军事委员会。1992年3月13日颁布实施布独立以来的第三部宪法。宪法规定,布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总统以单名两轮制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总理由总统任命,对总统和议会负责。 布隆迪各派权力分享谈判取得进展

国名:贝宁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Benin,La République du Bénin)

独立日:8月1日(1960年)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左侧为一绿色竖长方形,右侧为上黄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绿色象征繁荣,**代表土地,红色代表太阳。绿、黄、红三色也是泛非颜色。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四组图案:左上角为古老的城堡,右上角为十字勋章,左下角为棕榈树,右下角为航行的船队。盾徽两侧各有一只金豹;上端为两只羊角,装着颗粒饱满的玉米,象征丰裕;下端的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友爱、正义、勤劳”。

国家政要:总统托马·博尼·亚伊(Thomas Boni Yayi),2006年4月宣誓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11.2万多平方公里。位于西非中南部,东邻尼日利亚,西北、东北与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交界,西与多哥接壤,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125公里。全境南北狭长,南窄北宽。南部沿海为宽约100公里的平原。中部为海拔200-400米波状起伏的高原。西北部的阿塔科拉山海拔641米,为全国最高点。韦梅河是全国最大河流。沿海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和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

人口:660万(2002年)。共60多个部族。主要是芳、约鲁巴、阿贾、巴利巴、颇尔和松巴等族。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使用较广的语言有芳语、约鲁巴语和巴利巴语。居民中65%信奉传统宗教,15%信奉伊斯兰教,约20%信奉基督教。

首都:波多诺伏(Porto-Novo),国民议在地,人口30万。科托努(Cotonou),所在地,人口70万。

简史:1580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在沿海地区贩卖奴隶。17世纪初南部形成阿波美等王国。1670年法国入侵。189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8月1日独立,成立达荷美共和国。独立后政局动荡,先后发生5次军事,12次更换国家元首。12年10月26日以陆军副参谋长克雷库少校为首的青年军官发动,推翻以阿奥马德贝为的三人总统委员会,成立军。克雷库自任总统和全国革命委员会。15年11月30日国名改为贝宁人民共和国,1990年3月1日又改为贝宁共和国。 贝宁青铜文化:非洲艺术的奇葩

政治:1990年12月2日由公民投票通过了贝宁历史上第七部宪法。宪法规定,“建立一个法制和民主多元化的国家”,实行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离的原则和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议会称国民议会,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行使立法权并监督工作。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但不得兼任其他公职。

经济: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和转口贸易为国民经济两大支柱。贫乏。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磷酸盐、大理石、黄金等。天然气储量910亿立方米。铁矿石储量约5.06亿吨。渔业丰富,海洋鱼类约有257种。森林面积3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6.6%。工业基础薄弱,设备陈旧,生产能力较低。主要有食品加工、纺织和建材业。有可耕地830万公顷,实际耕种面积不足17%。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粮食基本自给。主要粮食作物有木薯、山药、玉米、小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腰果、棕榈、咖啡等。旅游业是贝宁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主要旅游景点有冈维埃水上村、维达古城、维达历史博物馆、阿波美古都、野生动物园、埃维埃旅游公园、海滩等。

国名:博茨瓦纳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Botswana)

独立日:9月30日(1966年)

国庆日:9月30日(1966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中间横贯一道黑色宽条,上下为两个淡蓝色的横长方形,黑色与淡蓝色之间是两道白色细条。黑色代表博茨瓦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黑人;白色代表白人等人口中的少数部分;蓝色象征蓝天和水。国旗的寓意是在非洲的蓝天下,黑人和白人团结、生活在一起。

国徽: 中间为盾徽。盾面上有三组图案:中部为淡蓝色、白色相间的波纹;下方的牛头象征该国传统的饲养业,表明国家的经济特点;上方有三个齿轮,象征农村地区与正在振兴的工业之间的合作。盾徽左侧是一根象牙;右侧是一株黍米,象征该国的农业。两只非洲斑马支扶着盾徽,象牙和斑马象征国家的动物群。斑马的花纹黑白相间、合为一体,象征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和睦。底端的绶带上用当地文写着“雨露”,表示人民希望风调雨顺。

国家政要:总统费斯图斯·莫哈埃(Festus Mogae) ,1998年4月1日就任,1999年10月大选获胜蝉联。2004年10月获得连任。

自然地理:面积58.173万平方公里。非洲南部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地处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沙漠,西北部为奥卡万戈三角州沼泽地,东南部和弗朗西斯敦周围是丘陵。大部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人口: 164万(2005年)。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全国有8个主要部族: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塔瓦纳、卡特拉、莱特、罗龙和特罗夸。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欧洲人和亚洲人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和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

首都:哈博罗内(Gaborone),人口约18. 6万(2001年)。年均最高气温为28.3℃,年均最低气温为12.9℃,年均气温20.7℃。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西北、乔贝、中部、东北、杭济、卡拉哈迪、南部、东南、昆嫩、卡特伦。

简史:独立前称贝专纳。茨瓦纳人于公元13~14世纪由北方迁居于此。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贝专纳保护地”。1966年9月30日宣告独立,改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由博茨瓦纳民主党执政,卡马任总统。1980年7月,卡马病逝,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连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4月1日,莫哈埃接任总统。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多党议会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连任两次;总统死亡或辞职时,副总统自动接任总统职务。总统和国民议会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决议、法案须经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总统有权召集或解散国民议会。酋长院是议会的咨询机构,由15名成员组成,8个主要部族的8名酋长是当然成员,任职终身;这8名酋长再从宪法指定的4个市区的副酋长和行使副酋长职务的人中选出4名“选举成员”,任期5年;最后再由这12人从选民中选出3名“特选成员”,任期5年。酋长院的职责范围和权力仅限于传统的、有关非洲组织的一些特定事务,比如习惯法、非洲法院、领导职务、部族财产、部落首领的任免、宪法修正案等。每年议会开幕前,酋长院先召开例会,向议会提出动议和议案,但不具有任何约束力。酋长院在必要时可要求有关部长到酋长院说明情况,部长也可到酋长院征询意见。酋长院和副由成员选举产生。实行总统内阁制。

经济:博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以钻石业、养牛业和新兴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矿产丰富。主要矿藏为钻石,其次为铜镍、煤、苏打灰、铂、金、锰等。石油勘探正在进行之中。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铜镍矿蕴藏量为4600万吨,煤蕴藏量170亿吨。从七十年代中期,矿业取代畜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之一。钻石基本出口,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有三大钻石矿:吉瓦嫩、奥拉帕和莱特拉卡内。传统轻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其次是饮料、金属加工和纺织等。近年来,汽车装配业发展很快,一度成为第二大创汇行业。农业较落后,80%以上的粮食依靠进口。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15%,种植面积为可耕地的5%。主要农作物为高粱、玉米、小米和谷类。畜牧业以养牛为主,产值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0%,是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博是非洲最大的畜产品加工中心之一,有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厂和肉类加工厂。博是非洲主要旅游国,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是主要旅游。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奥卡万戈内陆三角洲和乔贝国家公园为主要旅游点。主要出口钻石、汽车及零配件、铜镍矿、牛肉、纺织品和苏打灰制品等;进口汽车及交通设备、机械及电子产品、食品及饮料、金属、化工和橡胶制品、燃料和烟草等。

国名: 科特迪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 La Republique de Cote d'Ivoire)

独立日:8月7日(1960年)

国庆日:12月7日(14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橙、白、绿三色。橙色代表热带大草原,白色象征南、北方的团结,绿色代表南部地区的原始森林。橙、白、绿三色还分别解释为:民族爱国精神、和平与纯洁、对未来的希望。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绿色的盾面上有一只非洲大象头,象牙是该国的象征,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盾徽上面是太阳图案,两旁各有一棵油棕树——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下端的绶带上写着“科特迪瓦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洛朗·巴博(Laurent Gbagbo) ,2000年10月26日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西与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交界,北同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为邻,东与加纳相连,南濒几内亚湾,海岸线长约550公里。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海拔500-1000米的芒达山和丘里山地,北部为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东南部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泻湖平原。全境最高峰宁巴山(科几边境)海拔1752米。主要河流有邦达马河、科莫埃河、萨桑德拉河和卡瓦利河。属热带气候。北纬7°以南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7°以北为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 1810万(2005年)。全国有69个民族,主要分4大族系:

阿肯族系(约占42%)、曼迪族系(约占27%)、克鲁族系(约占15%)和沃尔特族系(约占16%)。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迪乌拉语(无文字)。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人口的40%信奉伊斯兰教,27.5%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拜物教。

首都: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 (Yamoussoukro),人口15万(1998年),位于阿比让以北220公里,是独立后首任总统费利克斯·乌费埃—博瓦尼的家乡;经济首都,阿比让(Abidjan) ,人口300万(1998年)。1983年3月12日,科决定将首都迁往亚穆苏克罗,但机构及外交使团至今仍留在阿比让。

行政区划:全国划为56个省、1个市和198个县。1991年6月,科将全境划为10个行政管辖区,各辖区下辖几个省,驻管辖区首府的负责该区协调工作,但不算一级行政机构。1996年7月改为12个管辖区,19年1月调为16个,2000年增至19个。

简史:科特迪瓦1986年以前曾译象牙海岸。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境内曾建立过一些小王国,如宫格王国、印德尼埃王国、阿西尼王国等。公元11世纪,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宫格城为当时非洲南北贸易中心之一。13-15世纪科北部曾隶属于马里帝国。15世纪后半叶,葡、荷、法殖民者相继入侵。掠夺象牙和奴隶,沿海一带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场。

1475年葡殖民者命名该地为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1842年沦为法国保护地。1893年10月法国通过法令,确定科为法国的自治殖民地。1895年科被划入法属西非。1946年被划为法国的海外领地。1957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7日宣告独立,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1年4月脱离“法兰西共同体”。独立后,首任总统乌弗埃-博瓦尼曾7次蝉联,直至1993年12月7日逝世。科特迪瓦政治危机始末

政治:2000年7月经全民公决通过的新宪法规定,科实行共和国总统制,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享有最高行力,其次为国民议会、宪法委员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新宪法对总统候选人资格亦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其父母都必须是科特迪瓦人。国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每届任期5年。

经济:独立后实行以“自由资本主义”和“科特迪瓦化”为中心内容的自由经济体制。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创造了“经济奇迹”。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 9亿美元,为1960年独立时的22倍。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出口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出口收入锐减,经济状况恶化。为克服经济困难,1990-1993年实施“稳定和振兴经济”,削减行政开支、改革税制、推行私有化。1994年初,利用非洲法郎贬值有利于出口的机遇,继续执行“稳定和振兴经济”,大力增加出口,经济开始呈现复苏。1995年经济形势继续好转,1996至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增长7%左右。主要矿藏有钻石、黄金、锰、镍、铀、铁和石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12亿吨,天然气储量156亿立方米,铁矿30亿吨,铝矾土12亿吨,镍4. 4亿吨,锰3500万吨。森林面积250万公顷。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食品加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营业总额的35%~40%,其次是棉纺织业,还有炼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工业。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较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的66%。可耕地面积802万公顷,全国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济作物占重要地位,可可和咖啡是两大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60%。

A可可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出口收入占国家出口总额的45%。咖啡生产现居世界第四位、非洲第一位。籽棉产量居非洲第三位,棕榈产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三。粮食不能自给,主要有玉米、小米、高粱、稻米、木薯、山药等。1994年起,热带水果出口量亦有所增加,主要有香蕉、菠萝、木瓜等。森林丰富,木材曾是第三大出口产品。畜牧业不发达。禽蛋基本自给,肉类一半靠进口。渔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7%。重视发展旅游业和开发旅游。外贸连年顺差,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可可、原油、咖啡、木材、金枪鱼、棕榈油、棉花、橡胶等,进口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化学制品、石油制品、建筑材料、电器、食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法国,其次为荷兰、意大利、尼日利亚、美国、德国、马里、比利时和卢森堡等。进出口贸易的98%以上通过海运。阿比让港是西非最大的天然良港和黑非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也是布基纳法索、马里等西非内陆国家的主要出海口和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港口设备较完善。圣佩德罗港是第二大港口。

国名:刚果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Congo),简称刚果(布)

独立日:8月15日(1960年)

国庆日:8月13日(1963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黄、红三色构成,左上方为绿色,右下方为红色,一条**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象征森林及对未来的希望,**代表诚实、宽容和自尊,红色代表热情。

国徽:为一年轻黑人女子图案,铭牌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劳动、进步”。

国家政要: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19年、年、1989年、19年、2002年几次当选总统。

自然地理: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东、南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人口:386万(2004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大小民族56个。最大的民族是南方的刚果族,约占总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凯族占20%;北方原始森林里还生活着少数俾格米人。官方语言为法语。民族语言南方为刚果语、莫努库图巴语,北方为林加拉语。全国居民中一半以上信奉原始宗教,26%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3%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ille),人口95万(1996年)。

行政区划:全国共划分10个省,6个直辖市,83个县。

简史: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